太沖穴是屬于肝經上的原穴,也是肝經上為重要的穴位,當時還是治療各類肝病的特效穴位。它可以起到降血壓、平肝清熱、清利頭目的作用,和中藥菊花的功效非常相似,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它對女性的月經不調也很有效。所以刺激它可以疏肝解郁,還可以使偏旺的肝火下降。
太沖穴是屬于肝經上的原穴,也是肝經上為重要的穴位,當時還是治療各類肝病的特效穴位。
當然,在夏、秋、冬三季按揉太沖穴也有不錯的效果。
具體操作方法
晚上9-11點是肝經經氣運行旺的時辰,每天這個時候先用熱水泡腳,然后按揉兩側太沖,每穴5分鐘,以出現酸脹或者脹疼為度。按揉時右腳順時針旋轉,左腳逆時針旋轉。堅持一段時間,肝氣郁結的癥狀就會慢慢消失。
以上介紹的撒氣穴位真的很多,如果我們感覺自己肝氣郁結就可以經常按摩試試,因為肝氣郁結如果不能及時的梳理可能會導致疾病的產生。
肝氣郁結表現為兩脅脹痛,胸悶不舒或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脘腹脹滿,腸鳴腹痛;婦女可見月經不調,乳房脹痛,痛經等。常用藥物有柴胡、白芍、枳殼、香附、郁金、元胡、陳皮等。
臨床注意事項
使用疏肝理氣應注意掌握郁結之主證。疏散之品久用易傷氣陰,故臨床兼見血虧氣虛者,須與養血益氣藥合用。
疏肝理氣,即疏肝,疏散肝氣郁結的治法。按五行而論,肝屬木而性喜條達,主疏泄,為藏血之臟。設若情志不遂,肝木失于條達,肝體失于柔和,以致肝氣橫逆、郁結,呈現種種病變。疏肝理氣具有疏理肝臟氣機,恢復肝臟功能的作用。
膻中穴和肩井穴:膻中穴在兩乳頭連線之中點。順氣。肩井穴位于頸根跟肩胛外端連線之中點。可舒緩壓力,緩解頸部疲勞。
太沖穴和足三里:太沖穴位于足背第一大腳拇指和第二腳指之間的后方,降火理氣。足三里位于外側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疏肝理氣。
自我按摩時可用中指節背做強力按壓,左右同數, 不補不瀉,以通經絡平氣為主。
結語:嘆氣是因為胸中郁悶難受,如果不能及時的梳理可能會有很多的壞處,所以以上介紹的撒氣穴位經常按摩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梳理肝氣,如果我們想要嘆氣覺得難受不妨試試以上介紹的穴位多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