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拍打血海穴或者是按摩這個穴位,對于女性的痛經或者是經血異常都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再配合按摩三陰交穴和太溪穴,那么效果更好,痛經并且還伴隨著嘔吐,按摩這個穴位并且同時按揉足三里穴,就可以立刻緩解這個癥狀。
我們每天上午九點到十一點的時候拍打按揉血海穴是有效的,每次按揉十秒鐘,連續按揉五次或者是按摩三分鐘的血海穴,晚上再艾灸這個穴位,對于補血養血或者是治療血瘀,都有非常好的療效。
4.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和腳跟骨肌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雙側對稱,也就是說太溪穴有兩個。
太溪穴是一個養生要穴,是儲存腎臟元氣的一個“大倉庫”,而且肝臟屬木,腎臟屬水,樹木需要水的澆灌才能夠健康的成長,所以說想要養肝,我們必須要滋陰,利用太溪穴來調動這種滋養的功能,就能更好的滋養涵木。
而如果我們的肝臟得到了滋養,那么我們的眼睛也就會變的炯炯有神,所以說太溪穴既可以滋陰養血,又可以補肝明目。
5.天樞穴
經常按揉天樞穴,可以讓胃經和大腸經始終保持活絡,也能促進胃經內的氣血循環,幫助氣血由胃經輸向大腸經。
胃經的氣血充盈,而且消化功能也在增強,這也就給氣血系統提供了足夠的精微物質,為了補血提供了基礎的一種動力。
大腸經的氣血充盈了,那么就可以保證循環排泄的機能正常,止瀉又可以通便,這樣就能保持腸道的清潔,讓我們免受毒素的困擾。
所以說我們平時就可以經常按揉天樞穴這個穴位,雙手的拇指下壓,力度要適中,由外向內打圈按摩,每天按揉兩百下,補血又排毒,效果甚好。
結語:人以血為本,如果想要面若桃花,那么我們就必須要注意養血和補血,而且還要滋陰補肝,這樣我們的眼睛也會閃閃發亮,所以說我們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經常按揉一下以上穴位來達到滋養肝腎、補血明目的效果,各位在生活的閑暇之余可以試一下。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