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厭食,消化不良
治療疳積(奶癆)型厭食,的是就是四縫放血了,不過如果不用放血的話,可以用掐法,掐四縫的效果也非常好。
另一個調節和改善寶寶消化不良就是每天堅持給寶寶捏脊。
捏脊的好處除了有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強身天體外,可以再日常保健過程中與摩腹、按揉足三里、補脾經、補腎經、推三關等合用,無論是先天不足、還是后天身體虧損的寶寶都可以使用。
單獨使用也可以對消化不良、小兒疳積等消化類疾病有很好的治愈作用。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是一組遺傳性骨胳肌退行性變性疾病。可分為多種類型,以假性肥大型在小兒中多見,可有家族發病史,多屬隱性遺傳。
起病小年齡為1歲,一般多在3歲左右或稍大發現癥狀。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的病因尚不明了,而遺傳因素在本組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目前細胞膜學說較受重視,即基因的缺陷或某種酶的先天缺陷,使肌細胞膜的結構發生變化,后導致肌纖維的變性壞死等病理變化。
中醫學認為本病屬“痿證”之范疇,其病因有外感和內傷之不同。若小兒先天稟賦不足,或素本脾胃虛弱,或久病致虛,加上外感風熱暑濕之邪,使肌肉筋脈失養,氣血不通而發為本病。
常見癥狀為患者走路步態不穩,上半身向左右擺動,呈“鴨子步”,容易跌倒,爬樓梯困難,患兒由仰臥位爬起到站立位時,先轉為俯臥位,用雙手支起上半身呈爬跪姿勢,繼而兩膝伸直。
以雙手雙腿共同支持軀體,然后兩手依次扶其膝蓋、逐步上移到大腿而站起。呈現特殊的起立姿勢。
小腿肚和肩部的三角肌出現假性肥大。患兒終因肌肉萎縮,不能行走,后并發營養不良、呼吸道感染或心力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