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是從額頭的發際線開始,沿頭皮到頸部的發際線終止。這樣,五個手指可以分捋頭部的督脈、膀胱經、膽經,達到鎮靜安神,平肝潛陽的作用。
根據中醫辨證的不同,還可以添加不同的按摩手法:如果是心情煩躁引起肝郁化火型失眠,可以用手指揉擦腳掌心,即我們常說的涌泉穴。
這樣可以引火下行,平抑肝火。如果是體質虛弱,屬心脾兩虛型,可以做摩腹手法。
具體方法是,躺在床上,用手掌心環繞神闕穴(即肚臍)做逆時針撫摸(注意一定要逆時針)。如果平時多表現面色潮紅,感覺手心發熱,多屬陰虛火旺型,可以揉捏太溪穴。
太溪位穴
于足內側,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用拇指點按可以交通心腎,安心睡眠。
知道了經常失眠可以按摩這三個穴位,對失眠都有很好的效果,特別是輕度睡眠障礙,只需一些按摩小方法,就能夠調節和放松機體,改善睡眠質量。
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并攏按摩左足心涌泉穴不少于3分鐘,然后換右足心涌泉穴。
失眠穴位養生手法
1、用兩手中指指尖輕輕揉按太陽穴。
2、用手指輕輕拍擊前額處。
3、用兩手拇指指間揉按風池穴。
4、用兩手手掌大魚際部位交替輕輕揉按中脘穴。
5、接下來將兩手移至下腹部,然后用手掌大魚際輕輕揉按丹田。
失眠穴位養生注意事項
1、保持良好作息規律,戒除煙酒。
2、盡可能每天能泡個熱水澡,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睡眠。
3、得了失眠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才可以穩定病情,重視做好平時生活中的護理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4、因此注意做好護理不容忽視,希望以上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