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用針要領
美容保健,施針宜和緩,刺激強度宜適中,不宜過力。一般來說,留針不宜過久,得氣 后即可出針,針刺深度也應因人而宜,對年老體衰者,進針不宜過深;形體肥胖者則可適當深刺。
(3) 禁忌
凡遇過饑、過飽、醉酒、大怒、大驚、勞累過度等情況,不宜針刺,孕婦產婦不宜針刺。
除皺防皺的穴位
主穴:絲竹空、攢竹、太陽、巨、迎香、頰車、翳風。
配穴:中脘、合谷、曲池、足三里。
針法:主穴每次3個,配穴每次1--2個,前者用瀉法,后者用補法。
中醫美容現已被人們逐漸認識,它以其獨特的美容方法而居勝。中醫美容已普遍走向各家美容院,展示其辯證論治、內治外敷,標本同治的理論指導思想,頗愛大家的歡迎。中醫美容還根據經絡學說,運用非藥物療法,同樣可達到美容的效果。針灸是通過經絡學說刺激腧穴,來調節人體神經、體液機能,加強機能的防御力,調整機體的免疫反應。運用到美容方面,可起到養顏美容的作用。
一個人臟腑功能正常,氣血旺盛,才能保持青春、容光煥發,臉色好、氣色好。但是,生活中的我們由于種種原因,并不如想象中的美麗,可以用美容針灸來養顏。那么中醫專家告訴你哪些穴位養顏。
養顏穴位一 合谷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之中點處。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原氣匯聚的重要穴位。《四總穴歌》說“面口合谷收”,就是說合谷穴具有治療面部病癥的作用,因為合谷穴可疏通局部經絡氣血。
養顏穴位二 背部腧穴
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腎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艾灸這些穴位,可增強機體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消除水腫。
養顏穴位三 太溪
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在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艾灸此穴,可滋陰益腎。
養顏穴位四 水分
臍上1寸處。此穴可助收腹去脂,同時可消除水腫。
養顏穴位五 三陰交
在內腳踝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艾灸此穴可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調節內分泌。
做美容灸時,用無煙艾灸條溫和灸以上穴位,每次艾灸10~15分鐘,艾灸距離穴位3~5厘米,每天艾灸一次,灸至穴位暖和、微微發紅即可,10次為一療程。
如今在民間流傳的美容方法有很多,但是在選擇美容方法的時候千萬不能盲目跟風,別人的美容方法并不一定適合你,選擇適合自己的美容方法才是重要的。中醫針灸美容是其中一種比較有效的美容方法,而且針灸美容還有三大好處。
中醫針灸的功效
健形養神
神,又稱神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特征。一個人的精神容貌則是人體精、氣、神的充分體現,而氣血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神賴氣血奉養而精明。根據中醫“形神合一”及“形與神俱”的理論,針灸臨床歷來注重“形與神”而強調以“神”為主。針灸就其保健延年、美容美形方面可謂形神兼備,以神養形,以神治形,充分調動人體自身的積極因素,調理臟腑,運行氣血,使肌膚得濡潤,毛發獲滋養。若出現面色萎黃或蒼白,面容憔悴,皮膚蒼老晦暗、彈性減弱,皺紋漸增,腹部脂肪堆積等,可以通過針灸調節使其精充氣足,容光煥發。
通經消斑
黃褐斑,臨床上很常見,是指對稱性發生于面部的淡褐色或深褐色色素斑,好發于鼻部、額部、顴部、口周和面頰等處,多無自覺癥狀。筆者根據臨床觀察認為黃褐斑往往與一些婦科疾病相關,如月經不調、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等。婦女以血為本,其生理特點,則以經血為重點,首重調經。臟腑和調,精氣、津血上榮,黃褐斑自然消退。針灸既可以改善局部盆腔的血運,又能通調面部血運,既調整了內在臟腑功能,又可有效地緩解臨床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