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蛔蟲性腹膜炎
蛔蟲可經小腸或闌尾等腹腔臟器穿孔進入腹膜腔,由于腸內容物流入腹腔引起化學性刺激和細菌感染,導致腹膜炎。有報道腸蛔蟲病所致外科合并癥中腹膜炎占12.75%。其表現與其他原因所致的化膿性腹膜炎相同,主要為持續性劇烈腹痛、腹脹,發熱,呼吸急促,脈搏加快,腹部壓痛、反跳痛,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等。
8.蛔蟲性腦病
本病主要見于幼兒患者?;紫x分泌的脂肪醛、抗凝素及溶血素等物質,吸收后作用于神經系統,引起的神經功能失調稱為蛔蟲中毒性腦病或蛔蟲性腦病。出現頭痛、興奮性增高、精神不振、失眠,還可有智力發育障礙等。嚴重時可出現癲癇、腦膜刺激征、昏迷及瞳孔散大等。蚴蟲若經血循環進入腦組織可形成腦栓塞及腦局部病變,驅蟲治療后癥狀可迅速減輕。
9.其他蛔蟲性疾病
蛔蟲受到刺激后,可竄入各種孔道而致病。文獻報道,蛔蟲可引起滲出性胸膜炎,少量胸腔積液,或繼發性膿胸;鉆入氣管造成呼吸道阻塞而窒息;經耳咽管鉆入中耳道;鉆入小腸憩室引起憩室炎,還有蛔蟲使梅克爾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穿孔而從尿道排出蛔蟲的病例報道;經膀胱直腸瘺進入膀胱、輸尿管,或經腎盂結腸瘺進入泌尿系統,可從尿道排出蛔蟲?;紫x偶可進入血流引起轉移性蛔蟲病,若經血流至右心達肺動脈,可形成血栓引起栓塞性肺動脈阻塞,這也是膽道蛔蟲病及肝臟蛔蟲病的罕見并發癥,常經尸解方可確診
用藥注意事項
1.空腹服用抗蠕蟲藥可減少人體對藥物吸收,增加藥物與蟲體的直接解觸,增強療效。
2.要堅持用藥,在第一次療程后應注意觀察大便有無蟲體。如未根治,則需進行第2個療程的治療。但兩次療程間應至少間隔1~2周時間。如遺忘漏服,應盡快補服,若已接近下一次服藥的時間,則無須補服,也不必增加劑量。
3.少數蛔蟲感染較嚴重的病例在服用抗蠕蟲藥后可引起蛔蟲游走,造成腹痛或口吐蛔蟲,甚至引起窒息,此時應加用噻嘧啶、左旋咪唑等驅蟲藥以避免發生,或向醫師咨詢。
4.抗蠕蟲藥對妊娠及哺乳期婦女不宜應用;大多數抗蠕蟲藥在肝臟分解而經腎臟排泄,但2 歲以下的兒童肝腎臟發育不全,尤其是肝臟內缺乏有關代謝酶,容易損傷肝腎,因此對2歲以下兒童禁用,尤其噻嘧啶對1歲以下兒童禁用,對肝腎功能不全者要慎用。
5.抗蠕蟲藥對癲癇、急性化膿性或彌漫性皮炎患者禁用;對活動性消化性潰瘍者慎用。
6.噻嘧啶與哌嗪有拮抗作用,不能合用。
7.驅腸蟲藥不宜長時間應用,否則對人體的糖代謝也會產生影響。
8.對腸道蛔蟲的感染,預防是至關重要的。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餐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凈;經常剪指甲,并糾正兒童吸吮手指的習慣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總結:有關蛔蟲病的以上事項今天小編就想給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通過文章的介紹能夠幫助你更好的面對蛔蟲病。不過,小編在這里,要友情提示大家,無論面對任何疾病,好的還是去醫院及時就診,在醫生的幫助下慢慢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