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的篩查往往要根據不同年齡不同情況來選擇,檢查項目的設定更具個性化。比如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40歲以上的女性則注重選擇乳腺B超和鉬靶檢查。抽煙人群則應該每年做胸部低劑量螺旋CT。曾益新提醒,存在患癌因素的高危人群,應定期到醫院進行防癌體檢,包括有鼻咽癌、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的、長期吸煙者、患有乙肝或大小三陽的、胃潰瘍和慢性胃炎患者、乳腺小葉增生者以及HPV高危亞型人。
談新方法:小心“過度治療”
近年來,隨著癌癥治療方法不斷發展,微創治療、生物治療、分子靶向治療等新方法越來越多,許多人對此寄予厚望。
對于癌癥治療我們要掌握好一個“度”,癌癥治療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每個患者都能夠進行新增的檢查方法。要選擇合適自己自身情況的一些項目進行檢查,也不能盲目進行藥物治療。
當腫瘤來襲時,身體會向你發出求救信號,就看人們是麻痹大意地放過,還是敏感捕捉到信號。平時要注意身體的細節變化,如果出現了新現象或身體規律的改變,如突然耳鳴、大便異常、渾身乏力、貧血等,應重視。
了解了一些早期癌癥篩查的誤區,我們需要真槍實彈的進行一些防癌檢查,在檢查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些防癌體檢的項目及其意義,重視體檢過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防癌體檢都有哪些檢查項目。
1.血液檢查
是查出早期癌癥的重要手段,可以檢測血液中各種腫瘤標志物的指標是否升高。
2.肛門指檢
可以確定距肛緣7—10厘米的直腸有無病變及病變的性質。已有多項臨床研究證實,70%—80%的直腸癌可以通過肛門指檢發現。
3.大便隱血試驗
大便隱血試驗為陽性的患者,需要進一步做結腸造影或結腸鏡檢查,以減少大腸腫瘤患者漏診或誤診。
4.X線攝片
X線穿過器官組織后會顯現出不同的影像,一些相對較為隱蔽的腫瘤就可以在X線拍攝的照片中表現出來。
5.B超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可清晰地看到甲狀腺、膽、脾、腎、盆腔等全身大多數器官或組織是否有腫塊的存在。
6.宮頸涂片或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
通過技術手段獲取子宮頸口的脫落細胞,然后使用這兩種方法觀察,能檢出早期宮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