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糖尿病的蛛絲馬跡,如皮膚感覺異常、性功能減退、視力不佳、多尿、白內障等,更要及時去測定血糖,以盡早診斷,爭取早期治療的寶貴時間。
要綜合調動飲食、運動、藥物等手段,將血糖長期平穩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空腹血糖宜在每升6.11毫摩爾以下,餐后2小時血糖宜在每升9.44毫摩爾以下,反映慢性血糖水平的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應在7.0%以下。還要定期測定血脂、血壓、心電圖,這些都是血糖控制的間接指標。
三級預防
目的是預防或延緩糖尿病慢性合并癥的發生和發展,減少傷殘和死亡率。糖尿病人很容易并發其他慢性病,且易因并發癥而危及生命。
因此,要對糖尿病慢性合并癥加強監測,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糖尿病,常可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使病人能長期過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糖尿病目前還是一種終生性疾病,尚無根治辦法。因此應積極行動起來,規范自己的生活。生活方式科學,這是重要、也是牢固的一條防線。如果你已經是一個糖尿病人,也不必悲觀。
只要長期有效控制,是可以防止和延緩糖尿病慢性合并癥的發生或發展的。當然,如果進入了慢性并發癥期,那就需要百倍警惕,延緩慢性并發癥的惡化。
1.飲食護理嚴格按糖尿病飲食進餐
①三餐熱量分配。
②食物的選擇。
2.運動治療的護理
(1)要求病人堅持長期而有規律的體育鍛煉。
(2)采取的鍛煉形式應為需氧活動,如步行、騎自行車、健身操及家務勞動等。
(3)作用及其預防:
1)常見副作用:包括低血糖、高血糖和酮癥、心血管意外和運動系統損傷。副作用的發生主要與活動強度、時間、活動前進餐時間、食品種類、活動前血糖水平及用藥情況有關。
2)副作用的預防:1型糖尿病人在活動前須衛人網原創少量補充額外食物或減少胰島素用量。
活動量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以l5~30min為宜。
此外,為避免活動時受傷,應注意活動時的環境。活動時好隨身攜帶甜點心及病情卡,以備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