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是21世紀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是醫學界攻克的重點項目,也是醫院的“熱門”科室,其中動脈粥樣硬化更是老年人常常患有的疾病。它出現的病因是什么以及該如何防止呢?下面小編帶您一起學習學習,防患于未然消除病種于萌芽狀態吧。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組動脈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見的重要的一種,其特點是受累動脈病變從內膜開始。一般先有脂質和復合糖類積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纖維組織增生及鈣質沉著,并有動脈中層的逐漸蛻變和鈣化,病變常累及彈性及大中等肌性動脈,一旦發展到足以阻塞動脈腔,則該動脈所供應的組織或器官將缺血或壞死。由于在動脈內膜積聚的脂質外觀呈黃色粥樣,因此稱為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就是動脈壁上沉積了一層像小米粥樣的脂類,使動脈彈性減低、管腔變窄的病變。高血壓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的重要因子,而動脈因粥樣硬化所致的狹窄又可引起繼發性高血壓。因此二者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形影不離。高血壓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多發生于大、中動脈,包括心臟的冠狀動脈、頭部的腦動脈等這些要塞通道。高血壓致使血液沖擊血管內膜,導致管壁增厚、管腔變細。管壁內膜受損后易為膽固醇、脂質沉積,加重了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因此,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子。
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硬化的一種,大、中動脈內膜出現含膽固醇、類脂肪等的黃色物質,多由脂肪代謝紊亂,神經血管功能失調引起。常導致血栓形成、供血障礙等。也叫粥樣硬化。
病因
1.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率明顯增高。
2.高血脂癥
動脈粥樣硬化常見于高膽固醇血癥。
3.吸煙。
4.糖尿病。
5.肥胖。
臨床表現
動脈粥樣硬化的癥狀主要決定于血管病變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主動脈粥樣硬化常無癥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者,若管徑狹窄達75%以上,則可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腦動脈硬化可引起腦缺血、腦萎縮,或造成腦血管破裂出血,腎動脈粥樣硬化常引起夜尿、頑固性高血壓、嚴重者可有腎功能不全。腸系膜動脈粥樣硬化可表現為飽餐后腹痛便血等癥狀。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管腔嚴重狹窄者可出現間歇性跛行、足背動脈搏動消失,嚴重者甚至可發生壞疽。
檢查
1.患者常有血膽固醇、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減低,脂蛋白電泳圖形異常,多數患者表現為第Ⅲ或第Ⅳ型高脂蛋白血癥。
2.X線檢查可見主動脈伸長、擴張和扭曲,有時可見鈣質沉著。
3.動脈造影可顯示四肢動脈、腎動脈與冠狀動脈由于粥樣硬化所造成的管腔狹窄、病變部位及范圍。
4.多普勒超聲波檢查有助于判斷四肢動脈、腎動脈血流通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