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法四:心腎相交法
此法不僅強補腎精,通治一切耳病
人體的勞宮穴是操勞的一個穴位,它是一個火穴,像我們肚子疼了,馬上就不自覺地用手去捂肚子,所以它是很操勞的。
學道家的養生經
提到道家,不得不說一下道家的養生經。由于道家的人物都是通過自己測試一些養生的方式的,所以他們所總結出來的經驗真的對于我們養生是有很好的幫助的。實踐出真理就是這樣的道理。道家的養生經里面有很多有效的養生的常識,大家可以多學習一下,這樣自己以后就可以養生了。
我國古代,儒、釋、道三家是鼎足而立的。儒家重視人倫,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干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立千古不朽的功勛;佛家傾心般若,主張在自覺的基礎上覺他,自度的基礎上度他,普度眾生,同臻西方極樂世界;道家則崇尚自然,主張通過這種修煉,達到長生久世,羽化登仙。
由于道家這一異于儒、佛的獨特著眼點,決定了在傳統養生、長生的修煉方法方面,道家的地位是為重要的。
道教從養生健身、延壽成仙的宗旨出發,全面繼承發展了中華傳統諸家的各種煉養方法,并吸收了外來佛教、印度教煉養學的精華,形成了自家多渠道、多層次的氣功養生體系。較之以精神解脫為根本宗旨的佛教及以道德修養為根本立場的儒家,道教顯然更長于養生,獨具佛、儒兩家所缺的叩咽、辟谷、服餌、房中等術,具動靜兼備、內外結合的特點。
較之以治病為根本宗旨的醫家以及以技為根本宗旨的武術氣功,道教氣功更富高層次的功法及精深系統的理論。在中國封建社會的佛、道、醫、儒、武等諸家中,道教被公認為擅長于養生。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被許多封建帝王奉為教條。
道家的養生修練方法
據元代李道純的統計,當時流傳的養生修煉方法有三千余種,而道書上記載的大約只有二百種,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十大類。
1、導引按摩類
這一類功法是以健身強體為目的的動功,包括導引術、按摩術、點穴術、叩齒法、鼓漱咽津法、鳴天鼓、干梳頭、干洗臉、揉耳運目、仙鶴點水、擦腳心、兜外腎、自發動、周身拍打等等。多以動搖肢體為門徑,與服氣、存思配合,組成系列功法。
2、吐納行氣類
這類功法是以調煉呼吸為門徑,達到精滿、氣足、神旺的延年益壽效果,并能發放內氣利他濟人。這類方法包括采氣、食氣、閉氣、煉氣、布氣(發氣)、胎息、調息、六字訣等。大體可歸為服食外氣、吞咽元氣、存思服氣、調動內氣等四種。
結語:通過上面小編給大家講解的道家的養生方法,大家有沒有一種學習的沖動呢?養生是有一個時間段的,并不是說一時興起練習一下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的。希望大家隨時關注三九養生堂的更新,及時調整自己的養生的方式,給自己的身體一個合理的養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