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平衡陰陽的重要手段
電燈的發明照亮了夜間世界,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慣也從此被改變了。如今,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網絡的普及,剝奪了全球更多人的睡眠時間。專家舉例說,有一位漫畫家,由于年輕時過多的工作,不注意休息,在知天命之年就疾病纏身,不得不中斷其漫畫創作。就診于中醫后,大夫在開藥方的同時,告訴他好好睡覺。于是,漫畫家堅持正常作息兩年后,身體狀況大大改善了。
他說,這是因為人體陰陽處于相對平衡狀態時,才能擁有健康。《素問·生氣通天論》云:“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醒著的時候陽氣在活動,是陽氣消耗的過程,長期剝奪睡眠時間,陽氣則會過度消耗,人體陰陽失衡,疾病將會發生。由此可見,睡眠對于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睡“子午覺”提高休息質量
怎樣做才擁有健康睡眠呢?專家告訴大家,堅持睡“子午覺”,可以提高我們的休息質量。他解釋,“子午覺”分為“子覺”和“午覺”。子時指23點到凌晨1點兩個小時。此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這段時間是一天中陰氣重的時候,能養陰,睡眠效果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午時指11點至13點,也是陰陽交接之時,稱為“合陽”,是一天中陽氣盛之時,此時養陽好。所以午休也是很好的睡眠養生,但時間不宜太長,以免影響夜間休息。
由于睡眠與體質有關,睡眠也因人而異。8小時睡眠符合大部分人的需求,因體質的不同,有些人睡眠較少,有些人可能偏多,但只要不違背自然陰陽變化規律的睡眠,都有助于提高我們的身體素質。他提醒老年人,隨著能量和體力的衰減,老年人不僅要保證睡眠時間,更應講究睡眠質量。在某種意義上講,充足酣甜的睡眠乃健康長壽的根基所在。
規律生活有助于睡眠養生
專家分析,胃看似與睡眠是不相交的兩條平行線,怎么會影響睡眠呢?中醫講,胃主降,胃降則和。患有胃病或者吃晚飯過多的人,胃氣上逆,則使其無法安臥而影響睡眠。所以,為了更好地睡覺,晚飯不宜過飽。
睡前不應做劇烈的運動,也不宜使情緒起伏較大。專家建議,睡前可以適當靜坐、散步、看慢節奏的電視、聽低緩的音樂等,從而幫助身體逐漸入靜。
靜則生陰,陰盛則寐。另外睡覺前用溫熱水泡腳,可以加快下肢的血液循環,促進心腎相交,陰陽合抱,睡眠可達佳境界。
睡覺養生的十大誤區
睡覺看似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但是卻影響著你的健康,現 在很多人都加班熬夜、而且還會給自己準備夜宵,這些無疑會影響你的睡眠,因此一些人通過吃藥物來幫助睡眠,而這只能解決當下的問題,并不能讓睡眠問題從根 被上解決。所以即使是睡覺這樣簡單的事情,也存在著誤區,那么你又知道多少呢?
誤區一:服用安眠藥入睡或保持睡眠
安 眠藥掩蓋了睡眠的問題,并沒有解決失眠的深層次問題。很多關于睡眠的研究都發現:無論是處方的還是非處方的,在長期看來都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