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地,也是我國的佛教勝地。西藏的旅游資源豐富。常見的就是寺廟,因為西藏幾乎每個人都信仰佛教。今天為大家介紹幾個西藏的標志性景點以及游覽寺廟的一些禁忌。
拉薩清真寺
拉薩清真寺位于拉薩舊城東南河壩林回族聚居區,始建于18世紀中葉。寺址東西向,沿中軸線前后設有三進院落。建筑群由牌樓、禮拜殿、邦克樓、浴室、水房、林卡等組成。禮拜殿朝東,分內殿、敞廳、月臺等。敞廳內懸掛有“清真古寺”匾額。
園內建筑大多采用藏族傳統形式,圓形拱頂、尖塔,圍墻均用鑿刻的方形巖石壘砌,殿內采用伊斯蘭教習用的花草紋圖作裝飾,藍色作基調,帶有濃郁的宗教與地方建筑藝術相結合的明顯特色。
現在這座穆斯林寺院占地面積2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大門北向,系木質排樓,上書"清真寺"三字。院內禮拜堂是寺院的主體建筑,座西朝東,建筑面積285平米。西壁懸麥加天房掛毯,北側有阿訇講經的臺座。宣禮樓又稱邦克樓,是大清真寺的主要塔樓,禮拜員按時登臨塔頂,召喚穆斯林按時進行禮拜活動。
小清真寺是本世紀20年代專門給在拉薩經商、旅游的克什米爾、拉達克、南亞等國伊斯蘭教信徒做禮拜而籌資修建的。在北郊的奪底山溝和西郊的吉采魯丁,還有兩座穆斯林墓地。旅居或定居拉薩的穆斯林,能夠按照自己的信仰,過正常的宗教生活。
布達拉宮可以說是能代表西藏的象征,怎么評價它也不過份。去西藏不去布達拉宮,等于沒有去西藏。
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七世紀四十年代松蕃王朝松贊干布時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是一座融宮殿、城堡和寺院于一體的古建筑群。
布達拉宮座落在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中心、古城西北約2公里的瑪布山(也稱紅山)上,高處海拔3767.19米,也是世界上海拔高的古代宮殿。
1961年國務院將布達拉宮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世紀90年代,布達拉宮被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
布達拉宮是西藏自治區內完整宏偉的一座古建筑。“布達拉”是普陀羅(普陀)的譯音,意即菩薩住的宮殿,相傳公元七世紀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與唐聯姻,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成此宮,今尚存法王修法洞和觀音佛堂兩處早期建筑。現有建筑群為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受清朝冊封后開始興建,并經過歷代達賴不斷擴建而成。1959年前,布達拉宮是五世達賴之后歷代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和從事政治活動的場所,是舊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權力中心,從七世紀起,先后共有九個贊普(藏王)和十位達賴在這里居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