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腎病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 動物內臟,如胰臟、肝、腎、骨髓、大腸(含嘌呤高)。
2、 含草酸高的蔬菜:菠菜、芹菜、小蘿卜等容易導致高草酸尿成倍增長,使得尿酸急增,加重腎臟負擔。
3、 海鮮、貝殼類水產等,因為這些食物富含多糖、高蛋白質等,這些會加重腎臟分解的負擔,尿酸增高,所以不宜多吃。
4、避免辛辣。
那么下面再來看看痛風腎病到底有哪些癥狀吧,只有及時發現痛風腎病的癥狀,才能治療得當,痛風腎病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大家千萬不能粗心大意。
痛風腎病的癥狀
長期痛風的嚴重后果主要為痛風性關節炎和腎損害。腎損害僅次于關節病。關節常有明顯的癥狀,而腎臟病變是隱匿的,痛風反復10年以上方有腎損害的表現。急性痛風腎病主要為急性腎功能衰竭。
1、慢性痛風腎病
痛風性關節炎呈急性發作,深夜加重。常因精神緊張、疲勞、筵席、酗酒和感染所誘發。輕微外傷如手術也可誘發。受累關節以跖趾關節為多,其次為踝、手、腕、膝關節等。尤以第一跖趾關節為常見。關節疼痛開始數小時后出現感覺過敏以及顯著的紅、腫、熱、痛。肩、髖等大關節較少累及,但一旦受累常有滲液。隨病變進展,尿酸鹽在關節內沉積逐漸增多,頻繁發作后關節肥大,纖維組織增生,出現關節畸形、僵硬以致活動受限。
長期失治的痛風病人,在病程各個階段發生痛風結節(或稱痛風石),是由于血尿酸過高,尿酸呈過飽和狀態所致。除中樞神經因血-腦脊髓屏障外,見于任何部位,而關節附近較顯著??稍陉P節周緣滑囊膜、腱鞘、軟骨內和耳郭的皮下組織中發現結節。在軟骨或其附近侵蝕骨質,可產生穿鑿樣骨缺損。在關節面骨缺陷四周皮質向外向上伸延形成火山口樣缺陷。痛風石還可潰破皮膚排出白色尿酸鹽結晶,鏡下為雙折光尿酸鈉針。皮膚可形成瘺口不易愈合,因尿酸鹽有防腐性故較少有感染發生。
2、急性痛風腎病
白血病、淋巴瘤等骨髓增生性疾病和惡性腫瘤廣泛播散時,尤其接受放療和化療時,痛風當大量尿酸往腎臟排泄時,尿酸結晶在腎小管、集合管和腎盂急驟沉積,引起腎小管腔內壓力增高,腎小球囊內壓增高,致使腎小球濾過率急劇下降。其臨床特征為初期排出尿酸增加,尿中有多形結晶,發生血尿及少量蛋白尿。病變進展時出現少尿和無尿,可伴有腰痛、惡心、嘔吐和嗜睡等尿毒癥狀。急性痛風腎病血尿酸和尿尿酸均顯著上升。文獻報告血尿酸1189mol/L(20mg/dl)占60%;而原發性痛風僅占14%;20%病人24h尿尿酸排出量19.48mol/L,而原發性痛風僅占6%。
3、尿酸鹽結石
10%~25%痛風病人有腎結石,通常高于正常人群的200倍。每天尿酸排出1000mg者約20%有結石癥,如排出1100mg時近半數有結石。尿酸鹽結石同樣和痛風有關,血尿酸1.37mol/L,則50%有腎結石。尚有一些疾病不伴有痛風和尿尿酸排出過多,但由于尿量少,尿液酸性高仍可發生尿酸結石。如作回腸造瘺腹瀉者,前列腺疾病老年病人,因排尿困難而飲水減少,致尿量少、pH低,尿酸結石也可發生。
尿酸鹽結石的癥狀主要有尿路局部刺激癥狀、尿流梗阻和繼發感染。這些癥狀因結石的大小、形狀、部位和有無感染而異。尿酸鹽結石多呈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或稍粗糙,呈黃褐色,質地堅實。有腎絞痛提示梗阻。少數病人有雙側腎絞痛(即腎-腎反射),活動后出現血尿、排石。表現有排尿困難、尿流中斷以至突然尿閉(結石性尿閉)。小的結石可從尿中排出。約80%以上痛風病人的結石不是尿酸鹽。純尿酸結石是透光的,通常不能顯影。但直徑2cm以上的結石可能為草酸鈣和磷酸鈣等混合結石,一般可顯影。上尿路巨大結石可使腎盂腎盞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