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風濕性關節炎還有很嚴重的誤解,認為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很容易就可以治愈好的疾病,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那么我們該如何正確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和預防,幫助大家早日康復。
風濕性關節炎在醫學上是指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風濕性疾病則指一大類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點為累及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包括肌、韌帶、滑囊、筋膜的疾病。關節病變有疼痛外尚伴有腫脹和活動障礙,呈發作與緩解交替的慢性病程。由于患者的血液循環不通暢,導致肌肉或者組織所需要的營養無法通過血液循環來輸送,致使患者肌肉缺少營養而加速老化變得僵硬,嚴重的會導致患者肌肉和血管萎縮,部分患者且可出現關節致殘和內臟功能衰竭。
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誤區
那么一般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對自己身患風濕性關節炎到底存在著那些誤區呢,下面就為大家說明一下吧。
1.風濕病雖然難治,但并不是無藥可治,有一部分患者道聽途說,認為風濕病是不治之癥,產生悲觀情緒,對疾病的治療失去了信心,到了談風濕而色變的地步,不積極的配合治療,結果耽誤治療而錯過佳的冶療時期,致使疾病進一步惡化。
2.與上面的人相反,有些人認為關節、腰腿疼痛不影響吃,不影響穿。不是什么大病,疼痛厲害了,吃些止痛片即可,只要能止住疼痛就行了,這種想法更是要不得,風濕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得風濕病后如果不及時治療會使得病情發生遷延,后使風濕病一步一步發展而導致殘疾。
3.激素治療是有嚴格適應癥的,一般而言只有不足5%的風濕病病人才需要使用激素治療。但在實際治療中大部分病人曾經用過激素治療。病人用藥后,表面上疼痛、僵直稍微減輕了些,活動稍有改善,病情看似有一些緩解,而實際上.激素服用后有諸多毒副作用,如發胖等。長期應用激素,還會產生賴藥性和抗藥性,一旦停藥,癥狀會重新出現并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險。因此。病人不要濫用激素類藥物。
以上3點就是比較常見的患者對于風濕性關節炎的認識誤區,這樣的誤區不僅會危害到自己的身體健康,更會傳播給更多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那么下面再來看看如何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吧。
風濕性關節炎的西醫治療
患者在發病初期有發熱和明顯的關節腫痛,應強調臥床休息,加強營養,補充足夠的液體和多種維生素,保持精神愉快,要有充分的睡眠時間。
藥物治療用阿司匹林對風濕性關節炎有迅速而神奇的療效,劑量每次0.9一1.2克,每日3次,飯后服。為了減少藥物對胃的刺激,可將藥片咬碎后咽下。療程4—6周。服藥過程中要定期查凝血酶元時間及轉氨酶,有出血傾向可加用維生素K。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選用扶他林,25—50毫克,每日3次,或萘普生,0.375克,每日2次,或其它非激素類抗炎藥。
為了清除鏈球菌感染的影響,發病初期主張并用青霉素80萬單位,肌注,每日2—3次,療程10—14天。對青霉素過敏者,可改用紅霉素或乙酰螺旋霉素。
皮質激素不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必要藥物。只有在關節炎患者伴有心臟炎的證據時,才考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