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癥狀期
血清尿酸鹽濃度隨年齡而升高,又有性別差異。這一階段主要表現為血尿酸持續或波動性增高,從血尿酸增高到癥狀出現時間可長達數年至數十年,只有在發生關節炎時才稱為痛風。
2.急性關節炎是發作期
是原發性痛風常見的首發癥狀,好發于下肢關節,以拇趾及第一跖趾關節為多見。初發時為單關節炎癥,反復發作則受累關節增多。痛風的發作表明血尿酸濃度長時期過飽和而導致大量尿酸鹽在組織中沉積。
3.間歇期
痛風發作持續數天至數周可自然緩解,不留后遺癥而完全恢復,而后出現無癥狀階段,稱為急性發作間歇期。此后可再發,約60%患者1年內復發,間歇期也有長達10余年者。
4.痛風石及慢性關節炎期
未經治療或治療不佳的患者,尿酸鹽結晶沉積在軟骨、肌腱、滑囊液和軟組織中。痛風石為本期的常見表現,常發生于耳輪、前臂伸側、跖趾、手指、肘部等處。尿酸鹽在關節內沉積增多,炎癥反復發作進入慢性階段而不能完全消失,引起關節骨質侵蝕缺損及周圍組織纖維化,使關節發生僵硬畸形,活動受限,隨著炎癥的反復發作,使病變越來越加重,嚴重影響關節功能。早期防治高尿酸血癥,病者可無本期的表現。
以上的種種癥狀就是痛風患者常有的一些表現,由此可以看出痛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是很痛苦的,那么如何治療痛風就成了所有人心中為關心的話題。
痛風屬于關節炎一種,又稱“高尿酸血癥”,嘌呤代謝障礙。痛風是人體內嘌呤的物質的新陳代謝發生紊亂,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造成高尿酸血癥,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骨和腎臟中,引起組織異物炎性反應,即痛風。長期以來,對于痛風的治療都局限于西藥,像秋水仙堿、別嘌醇、立加利仙,布洛芬等,我們也可以借助簡單的方法與藥物一同應對痛風。
1.由于腫脹部位發熱劇烈疼痛,你可用冰袋冷敷到皮膚上,有助于減輕疼痛。
2.如果疼的實在受不了,必須用非甾體鎮痛藥,如可用雙氯芬酸鈉,不可能激素和水楊酸止痛,不然加重病情。
3.日常可用肉桂5克研成粉狀,伴蜂蜜20可服下,按摩關節痛處,一般30分鐘可減輕疼痛。
4.經常活動關節,沒事多活動你的手指和腳趾,膝蓋和肘部,做做伸展運動,這會趕走尿酸結晶在關節處的沉著。
5.晚上臨睡前用痛風手足泡浴劑泡泡腳,至少30分鐘,可減輕疼痛,并讓尿酸結晶重新溶解排出體外。
結語:今天關于痛風的相關知識的介紹就到這里了,相信看完本文之后,很多患者朋友都能有所收獲,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患上痛風這種疾病,這是一種不好的現象,所以我們要將更多的目光關注到痛風患者的身上,幫助她們早日治療身體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