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小管的病變導致腎小管酸化尿液的功能障礙,即酸性物質不能由腎小管分泌出來尿液排泄,因此積蓄在血液中而導致酸中毒。
診治甲亢“五項注意”
一、容易造成誤診
甲亢以20~50歲中青年多見,尤以女性高發,出現心慌、怕熱多汗、易怒、多食、消瘦、大便次數增加、乏力等表現。
多數病人誤以為是心臟病,查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動過速”或“房顫”,但服用藥物治療后好轉不明顯。
還有部分女病人與更年期表現相混淆,誤以為“更年期綜合征”而延誤治療。
其實,有上述癥狀的中青年人心臟出現器質性病變者很少,在就診過程中只需檢測血中tT3、tT4、超敏TSH水平即可確診。
二、癥狀好轉可以停藥了嗎
絕大多數的甲亢病人可以通過口服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等藥物,阻斷甲狀腺素的合成,減少分泌。
大部分患者甲狀腺素水平可以在1~2個月內恢復正常,癥狀得到明顯改善。
這時許多人會誤以為病已經治好,就可以停藥了,這是不對的,因為這只是治療的第一階段—治療階段。
甲亢的藥物治療需要分三個階段進行。通過上述的治療,患者的甲狀腺素水平恢復正常后,就進入第二階段—減量階段。
需用3~6個月的時間逐步減少藥物劑量,減至小劑量后,進入第三階段—維持量階段,該階段需要維持1年左右,全部療程需要2年時間。
這樣才能有效地抑制自身免疫反應,降低血中抗體水平,有利于控制甲亢,減少復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