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酒:擦傷、割傷及小膿皰碘酒主要用來清潔傷口,小擦傷、割傷及皮膚小膿皰,可以用棉簽或棉球蘸取少量碘酒涂在傷口表面,3~4次每日,記得每次要用酒精擦掉碘酒。但孩子的面部皮膚及粘膜部位(唇、口腔粘膜及生殖器部位)絕對不能用碘酒;不要讓碘酒在傷口處存留過久;對碘過敏時也不要使用。
酒精:對傷口都有一定的刺激性,酒精過敏者禁用,且要避免傷及眼睛,對于有明顯破損、糜爛及有滲出液的傷口要慎用。棉簽、剪刀、鑷子、針管:這些工具根據具體需求,靈活使用。
總之,不經意的擦傷、刺傷、砸傷、燒傷、燙傷等皮膚損傷也成為威脅他們健康和安全的一個隱患,了解好這些處理小傷口的知識,家里準備充分,就能輕松應對各種意外,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養生警惕:4種傷口讓你患癌丟性命
無意中被小刀劃破手,竟然在6年后變成了致命皮膚癌。近,一篇《美華裔癌癥專家戰癌失敗抱憾去世》的報道引發了不少讀者的熱議。而這并非個例,南京也曾經出現過燒傷患者沒有及時處理終轉化為皮膚癌的案例。對此,專家表示,還有很多容易被人們忽視卻終奪去人們性命的小創傷。
一、燒傷拖了30年成癌癥
“我在門診上曾經收到過一個將近三十年傷口都沒愈合的患者。”南醫大二附院燒傷整形科主任聶蘭軍說。而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愈合時間終讓患者朱先生(化名)的膝蓋傷口演變成了燒傷瘢痕癌(皮膚癌的一種)。聶蘭軍告訴記者,朱先生被送到醫院時,膝蓋后部的潰爛已經比較嚴重,因為不太注意對傷口的保護,在三十年里,朱先生的傷口破潰處經常處在結完痂后再度破損的狀態。
“在皮膚癌中發病率高的鱗狀細胞癌多發生于燒傷瘢痕,因而曾經有過燒、燙傷經歷并留下瘢痕的人一定要當心瘢痕的癌變,尤其是年長時燒傷、燙傷者更要注意,因為瘢痕癌潛伏期的長短與燒傷者年齡呈負相關,年齡越大,發生癌變間隔的時間越短。”聶蘭軍提醒,患者一旦發現自己的燒、燙傷瘢痕長期破潰不愈、創面呈菜花樣生長、并伴有惡臭膿性分泌物覆蓋瘤樣組織表面,特別是在短期內生長迅速、創面增大者,應高度懷疑癌變的可能。患者應立即至正規醫院燒傷專科就診治療。
二、被排氣管燙傷引發敗血癥
燒傷、車禍等外傷造成的慢性皮膚潰瘍如未正確治療,可引起全身的敗血癥。
三、小小刀傷導致皮膚癌癥
據報道,美國加州圣迭戈市49歲華裔癌癥研究專家陳昌友是在7月19日罹患的皮膚癌病逝。作為一名一生致力于鉆研癌癥的專家,陳昌友過世的原因讓不少人頗為驚訝:他所患上的皮膚癌竟是因為6年前在家中廚房操刀時不慎造成的一處小傷口而導致的。在過去6年中,傷口甚至多次出現潰爛癥狀。直到今年年初,陳昌友和妻子前往醫院對傷口進行化驗時才發現,6年前陳昌友手上被刀割破的那個小傷口,如今已發展為一種罕見的皮膚癌!
對此,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皮膚科主任王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被小刀割破皮膚后的感染有不同的分類,“普通的感染,如葡萄球菌和鏈球菌的感染,在處理時會比較方便。而另外一種海洋分枝桿菌感染就比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