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
吸煙致癌已為無數事實證明。煙霧中含有4000種化合物,其中43種已被認為是致癌物。煙霧中的一氧化碳、氰化氫、甲醛和菸堿(尼古丁)不僅會增加癌癥的發生率,而且也會導致患心臟病、高血壓等。
上海腫瘤醫院660例肺癌統計,吸煙都占90%。吸煙引起的肺癌有很長的潛伏期,它與每日吸煙數量、吸煙時間長短和開始吸煙年齡有關。戒煙越早,戒煙時間越長,發生肺癌的機會也越低。
被動吸煙對人體危害,比人們想象的大得多。間接吸入的煙霧是"A級致癌物"。在家庭中,深受被動吸煙之害的莫過于配偶和兒童。如兒童生活在一個吸煙者的家庭里,發育未完全的呼吸系統和免疫系統,無力防御這些有害氣體,成年時患肺癌的機會亦大得多。
不良心理因素
長期壓抑和不滿,過于強烈的憂郁、悲哀、恐懼、憤怒等,另外還有遭受巨大心理打擊而不能及時自拔者(如婚變、失去親人、學習工作失利等)都容易誘發癌癥。科學家甚至總結出所謂的"癌癥性格":是指性格和情緒極其古怪走極端者,如憂郁、嫉妒、狹隘、好斗、易怒、爭強好勝等。
心理因素致病,是通過中極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機體免疫功能三方面,悄悄地、慢慢地使人生病。應激、抑郁都可致皮質或下丘腦功能的改變,普可直接或通過免疫反應削弱對抗惡性腫瘤的抵抗力。
缺少運動
體育鍛煉能防癌,久坐不動的人易患癌癥,有人或許不信。德國科學家發現,同年齡的確良,在同一期間堅持體育鍛煉的,得癌癥的可能性只是缺乏體育鍛煉的人的1/9;而且堅持體育鍛煉的人,即使患了癌癥,其自下而上時間也比缺乏體育鍛煉的人長得多。實驗表明,體育鍛煉能增強免疫功能。中老年人只要每天參加10~15分鐘的體育鍛煉,其血流中的白細胞就可以增加50%。體內免疫功能越強,其殲滅癌細胞的能力也越強。
但并非運動量越大對身體越有利。美國專家長期跟蹤調查證實,長壽者大多數不是常年熱衷于馬拉松等劇烈運動的人,卻往往是經常參加"輕微運動"的人。
科學家們估計,到2015年,生活方式疾病將成為世界頭號殺手。改變生活方式,是比用藥更加有效的預防癌的措施。
因此,為了防止癌癥的發生,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吸煙,保持心情舒暢,堅持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