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上火怎么辦
秋燥當令 口干、咽痛者增多
"秋燥"是一種季節病,因為秋季空氣濕度發散過快,容易使人體脫水,進而引發口干、舌燥、喉痛、皮裂、便秘、痔瘡等一系列"上火"癥狀。"喝蜂蜜水都不管用。"到醫院就診的趙女士抱怨,這幾天,她的嗓子一直干痛,想大聲說話或者扭一下脖子都能體會到咽痛。不僅如此,鼻腔也很干燥,嘴唇也出現干裂。
秋天的空氣濕度比較低也是原因之一,當空氣濕度低于40%時,人體就會出現干燥的癥狀,一些細菌傳播就比較快,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的各種癥狀。
出現上火 不要盲目瀉火
"咽喉紅腫疼痛是上火的標志,可以適當地吃一些藥物瀉火,食用一些養陰的食物或中藥材。"專家說,"但是不要盲目瀉火,一些脾胃虛寒的人食入瀉火藥后會傷到胃。"
秋季進補不當也是導致咽干、咽痛等上火的原因之一。"初秋不是進補的季節,現在可以適當進補,但是進補不當會引起或加重上火癥狀,秋天應該掌握清補、潤補的原則"。"秋燥"輕者可自行調理,專家建議,緩解秋季干燥的癥狀,首先要注意補水。秋季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蘿卜、蓮藕、荸薺、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清燥等功能。"
秋季要盡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癥狀。"還可以使用空氣加濕器,調節空氣濕度,減少干燥。"專家說。
中草藥泡水幫你防燥去火
專家建議,在我們日常飲用的水中泡上一些中草藥,可以起到防燥去火的作用,例如石斛、生地、玄參、麥冬、甘草、桔梗,都有養陰的作用,如果出現咽喉腫痛可以泡服二花。
秋天,人們會出現鼻燥、唇干、咽痛等秋燥的癥狀。專家提醒,如果總是眼干難受、口干舌燥,則要當心干燥綜合征,這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必須由醫生確診后予以治療。
專家強調,秋燥和干燥綜合征還有區別。干燥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主要侵害外分泌腺,包括淚腺及唾液腺等,引起眼干口燥。臨床上病人出現唾液及淚液分泌減少,表現為眼及口的干燥。
干燥綜合征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一些臟器如呼吸道、消化道、腎臟、肌肉、關節、血管等均有可能累及,造成多種多樣的臨床表現。因唾液腺病變而出現的口干、多發性齲齒、腮腺炎等癥狀,稱為口干燥癥。
總結:上文推薦的這些去火食療方法,營養健康,對身體有保健功效,而且去火潤燥效果非常的好,是大家秋季養生不錯的選擇。如果你還在被上火苦苦折磨著,趕快試試以上這些秘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