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養生
三伏天養生之冬病夏治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熱,氣溫高,陽氣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肌膚腠理開泄,選取穴位敷貼,藥物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所以在夏季治療冬病,往往可以達到好的效果。而且庚日又與肺金有關(庚日為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里),為溫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佳時機。>>>三伏天要“爽”不要“空調病”
三伏天養生之三伏灸
三伏灸,祖國醫學的瑰寶 三伏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中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與現代預防醫學有異曲同工之處。祖國醫學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療法,是世界上早的預防醫學,“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具代表性的方法,這種療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盛的三伏天,人們體內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應用具有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中藥制成藥餅,通過有經驗的針灸醫生辨證分析后,選擇相應的穴位進行貼敷灸治療。
三伏天養生之三伏貼
三伏貼,是一種膏藥,如銀行卡大小,一般四個為一組使用。在夏天農歷的頭伏日期貼在后背一些特定部位上,據信可以治療預防冬天發作的某些疾病(如鼻炎,氣管炎,咽炎,哮喘等),針對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將四片膏藥一起貼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時即可揭下。選擇在三伏天貼敷,是根據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對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冬天易發作的宿疾,在一年中熱的三伏天(這3天是人體陽氣盛的),以辛溫祛寒藥物貼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療,可以減輕冬季哮喘發作的癥狀。>>>三伏天 四招助你身體輕松排毒
三伏天養生之伏天進補
民間有“頭伏雞,二伏狗,三伏甲魚紅棗肚”,韓國人也有在伏天吃參雞湯、狗肉湯等進補的傳統,徐州人說“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可見在不同的地域都有三伏天進補的習俗。三伏進補養生,一定要把握伏天的特點:溫度高,濕度大,白晝時間長,人相對睡眠時間少。進補應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分清虛實、對癥補益,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若隨意進補可能會加重人體損耗、火上澆油。如有哮喘、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伏天不能貪吃生冷食品,虛寒體質的人要少吃寒性食物,如梨、西瓜、冷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