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會穴】
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是 提升元氣的要穴。能健腦安神,清熱益顏。可 改善脫發、脫眉、頭發早白、面色蒼白、皮膚松弛下垂、精神不振等癥狀。
【風池穴】
位于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 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祛風通絡,聰耳明目,可改善脫發、斑禿、近視、 面腫、面肌痙攣、皮膚瘙癢、風疹、疥癬、痤 瘡、神經性皮炎等癥。
【肩井穴】
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的中點,肩上陷 中(在乳中直上)。全面調節人體內分 泌,改善代謝循環狀態,在豐胸美乳、紅潤氣色、消除虛胖浮腫、調經止痛時,都常常會用到此穴。
【大椎穴】
位于第七頸椎棘突下,兩肩峰連線的 中點。清熱通陽,祛風活絡。用于治療痤 瘡、黃褐斑、蕁麻疹、濕疹、銀肩病、紅斑狼瘡、疔瘡等皮膚疾病以及頸椎病。
【曲池穴】
完全屈肘時,當肘橫紋外側端處。和血祛濕,抑菌消炎,調理臟腑,潤膚養 顏。常用于濕疹,痤瘡,蕁麻疹,灑糟 鼻,口臭,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脫發, 神經性皮炎等癥。
【列缺穴】
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寸半,當肱燒肌與拇長展肌 腱之間(將雙手從虎口處自然交叉,食指自然地搭在手腕上 突起的骨頭處,食指尖所指向的位置就是列缺穴)。活血通絡,悅澤面容,美容養顏。可治療面黑色黯,眼目赤痛,凍瘡,手足皸 裂等。列缺穴善治頭頸部疾病,有“頭項尋列缺”的說法。 而且,列缺穴是肺經穴位,對于調節呼吸系統、防治各種皮 疹等皮膚病有特殊作用。
【合谷穴】
位于手背虎口處,于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陷中。通經 活絡,清熱解表,鎮靜止痛,潤養顏面。可治療面部皺紋、 面部痙攣、酒糟鼻、痤瘡、眼袋、各種色斑、風疹、手癬 等。此穴善治面部一切疾病,又有“面口合谷收”之說,為 養顏常用穴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