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炎會導致胸悶疼痛的癥狀,還會出現反流的癥狀,那么你知道食道炎的癥狀嗎?敬請收看本期的健康北京聽聽張澍田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副院長張澍田,講食管炎的癥狀。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1.胸骨后燒灼感或疼痛
胸骨后燒灼感或疼痛為該病的主要癥狀。癥狀多在食后1小時左右發生,半臥位、軀體前屈或劇烈運動可誘發,在服用酸劑后可消失,而過熱、過酸食物則可使之加重。胃酸缺乏者,燒灼感主要由膽汁反流所致,而服用酸劑的效果顯著。燒灼感的嚴重程度不一定與病變的輕重一致。嚴重食管炎尤其在瘢痕形成者,可無或僅有輕微燒灼感。
2.反酸
每餐后、躺體前屈或夜間臥床睡覺時,有酸性液體或食物從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此癥狀多在胸骨后燒灼感或燒灼疼痛發生前出現。
3.咽下困難
初期常可因食管炎引起繼發性食管痙攣而出現間歇性咽下困難。后期則可由于食管瘢痕形成狹窄,燒灼感和燒灼痛逐漸減輕而為永久性咽下困難所替代,進食固體食物時可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4.出血及貧血
嚴重食管炎者可出現食管粘膜糜爛而致出血,多為慢性少量出血。長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導致缺鐵性貧血。
詳細體征
1、胸部疼痛:食管炎患者會出現胸部疼痛的癥狀,這種疼痛不是因為心臟問題引起的,這種疼痛多發生在胸骨后或是胸骨下端等,這種疼痛像針刺一樣,也有的人會出現劇烈的壓擠感覺,也有的人會出現隱痛感。這種癥狀大多數出現在進食的時候,其實這種癥狀與心絞痛非常相信,所以在判斷的時候要謹慎。
2、反胃:一般患有食管炎的患者都有反胃的癥狀,而且這種癥狀會隨著病情的加重而加重,在進餐總或者是進餐后都有可能會發生反胃的現象。
3、吞咽困難:吞咽困難是食管炎為典型的癥狀,這種癥狀是食管炎出現早的癥狀,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多是由于精神緊張、進食過熱過冷或者是過快導致的。當病情進一步發展的時候還會出現食物不能下咽的癥狀。
食管炎其他癥狀
1、出血量與黏膜撕裂的范圍、程度和位置有關,嚴重時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尤其對于老年患者,由于動脈硬化,破裂血管不易收縮,應引起注意。但多數患者出血量較小,有的甚至僅伴有黑便而無嘔血。
2、典型表現是先有劇烈嘔吐,而后有嘔血或黑便,多數為無痛性嘔血,有少數患者消化疾病急癥學可伴胸骨后或上腹痛,多不劇烈。
3、食管黏膜下層有著豐富的血管叢,撕裂后可造成急性大出血,其破裂的血管多為黏膜下橫行動脈。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張澍田
山東聊城人,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副院長、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主任,兼任中國醫師協會消化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會副主任委員。擅長消化內鏡介入(微創)診斷與治療,如早期癌的內鏡下切除,晚期癌的支架置入,肝硬化出血的結扎和硬化、潰瘍病出血的內鏡下止血,膽結石的內鏡下取石,胰腺炎的內鏡治療等。
臨床側重于消化內鏡介入(微創)診斷與治療,如早期癌的內鏡下切除,晚期癌的支架置入,肝硬化出血的結扎和硬化、潰瘍病出血的內鏡下止血,膽結石的內鏡下取石,胰腺炎的內鏡治療。在第五、六屆國際治療內鏡及胃腸病學術會議及第二屆中國消化疾病學術周進行現場操作表演。科研側重于消化系癌前疾病癌變的分子機制、干預措施及早診、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