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人體內的毒素的產生有一部分是因為宿便,但是更多的時候則是日常生活中伏擊的各種“殺手”引起的。那么生活中哪些因素會讓人變成“毒”人呢?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王鳳岐、朱毅,主題是潛伏在身邊的毒,兩位老師將為您詳說生活中哪些因素會加重人體內毒素。
本期嘉賓介紹
王鳳岐
男,中醫內科專家,主任醫師、教授,國醫泰斗秦伯未嫡傳弟子。
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衛生部中醫司教育處處長,世界針灸聯合會司庫、世界骨傷聯合會總監。
人物簡介
從事中醫藥事業及臨床50多年,曾負責組織全國中醫專家為國家領導人進行醫療保健,應邀在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加拿大、南美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及講學,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并受聘于: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臺灣中醫師會會長顧問,香港中醫師公會顧問,南美醫師協會常務副會長,中智醫師聯合會總監,馬來西亞醫學保健協會副會長等職,是大陸第一個去臺灣訪問的中醫,在港臺中醫藥界享有極高的口碑。
著有《炎癥的中醫辯證》、《秦伯未醫學名著全書》等多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中醫專著。現為中醫之家總干事,北京太申祥和太醫館館長,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知名專家。
朱毅
性別:女,出生年月:1973.6,學習工作經歷、1989-1994, 貴陽醫學院,醫學士、1994-2001,貴陽醫學院,助教,講師,基礎醫學部、臨床醫學院團委書記、1999-2002,武漢大學,法碩士、2003-2006,中科院植物所,理博士、2006-2007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講師、2007-今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果蔬采后保鮮與生物活性物質功效研究、微藻綜合利用生物技術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人體內怎么會有毒?
據專家介紹,每天吃三餐但不排泄,大腸內的食物殘渣就會變質、腐爛產生大量的毒素。腸道一般5至6米長,每3.5厘米就有個彎,同時,腸道內還有數不清的小突起。在這些彎角處、突起間能積存高達6.5公斤的宿便,它占據了腸道的空間,使腸道蠕動緩慢無力,不能及時將新產生的食物殘渣排出,出現吃得多,拉得少,甚至好幾天也不排一次。如果兩天以上不排便,體內食物殘渣的重量一定不輕于一只6磅的保齡球。
專家解惑:毒在人體內如何作怪?
專家說,宿便產生的毒素在人體內部作祟,會讓人頭痛、體重大幅增加、便秘、口氣難聞、臉上出現色斑、皮膚失去光澤、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無緣故的抑郁、生暗瘡等等問題,甚至會造成“向心性”肥胖,因為宿便堆積造成多余脂肪也沉積在腸壁,同時在腐敗菌的作用下產生大量的氣體,使腹部體積增大,腹圍加大,久而久之腹部肌膚松弛,腹部前凸,中間大,兩頭小,形如棗核。腸壁吸收時無法分辨好壞,無形中毒素會被吸收回去,經由血液傳遍各器官,也再一次地增加器官功能負擔,如此反復循環,人體便會產生各種慢性疾病。
另外,食物殘渣在大腸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就會被大腸逐漸吸收而變得干結、發硬,會劃破大腸、直腸和排泄口,產生創傷口,食物殘渣所產生的毒素每天從創傷口經過是非常危險的。
專家表示,保健必須與人體腸道清潔相結合。再好的保健食品,進入充滿毒素的人體環境里,其效果必然事倍功半。專家指出,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是很好的方法,但血液和內臟90%毒素的清除還是要靠正常的肌體排泄來完成。做到腸道清潔,首先要保持大便暢通,每天好要有晨便的習慣,沒有晨便是不正常的,因為早晨是人體大腸蠕動快的時刻,早晨把頭天的食物殘渣全部排泄掉,全天都會很輕松。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云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