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色不去為三難
聲色是指過度的外界刺激和性生活。有許多娛樂活動本身無可非議,但若通宵達旦地打撲克、玩麻將、下棋、唱歌跳舞等,打亂了生活規律,久而久之,必然會把身體搞垮。也有些人追求刺激,群聚一起搞惡作劇以取樂,狂呼亂叫,嬉皮不已,這樣只會損精耗氣,使人精神飛馳,血氣流蕩,變生他疾。對于那些淫穢書畫、光盤等更應加以抵制。如果受其誘惑,定會污染心靈。
男女性生活,是正常的生理活動,但必須有所節制。古人把房事過度稱作“伐性之斧”,指出了房事若過度,可造成未老先衰的惡果。因此,清心寡欲是養生之道的一個重要方面。
滋味不絕為四難
“滋味不絕”即飲食不當。《黃帝內經》指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有些人見好吃的盡情享用,飽嗝連聲,殊不知隱禍已在其中。《諸病源候論》中說:“夫飲食過飽,則脾不能磨削,令人氣急煩悶,眠臥不安。”此外還會有“心腹中堅痛”、“但欲臥而腹脹”、“胃脹心滿”等癥狀。有的人雖然從不暴飲暴食,但平時飯量較大,又吃得過飽,很容易引起肥胖。肥胖是引起脂肪肝、高血壓、高脂血癥、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膽石癥等病的禍根。
在飲食選擇上,應遵循“多清淡、少厚味”的原則。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經常過食酒肉、油膩、煎炸、辛辣之品,能助濕生痰,助熱生風,誘發疾病。
在每天的飲食里,應做到粗細兼備,葷素搭配,就能使五臟六腑得到充分營養,氣血旺盛,抗衰延年。
神慮精散為五難
“神慮精散”即思想負擔太重或腦力勞動過度,以致耗精損神,引起種種疾病。有的人整天斤斤計較,患得患失,使得人體生理失常,心弦緊繃,不堪重負。因處心積慮,過多磨損人體機能,各系統功能必然失調,免疫力自然下降,各種疾病便乘虛而入。
《壽世新編?養心說》主張:“聽其自樂,應以自然,任其自去。此養生之法也。”這是告誡人們要正確對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既不為無端瑣事而憂慮煩躁,也不為一時的得失而牽腸掛肚,更不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苦思冥想。《延命金丹》曰:“凡欲身之無病,必須先正其心,使其心不妄求,心不狂想,不貪嗜欲,則心君泰然。”不妄自菲薄,也不妄生嫉羨,更不醉心嗜欲,頻生邪念。這樣才有利于達到“全神息慮”,以防“神慮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