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出幸福晚年
上大學的時候,聽老師說他的門診里有好幾根拐杖,都是患者治好了,就把拐杖忘在了門診。作為一名醫生,能幫患者扔掉拐杖固然好,可拐杖當使就得使,才能保護好老人的健康。
早用拐杖保護膝關節
很多人認為使用拐杖就是老了,所以能不用就不用。但在國外,很多50歲的人就在使用拐杖,關節疼痛很多時候就是因為膝關節負擔過重造成的,拐杖可以減輕膝關節50%的負荷。在臨床上,使用拐杖是治療關節痛很重要的一個手段。
上肢下垂手杖平腕部
并不是每一根手杖都適合生理要求。英國沙英勃利博士介紹兩種測量手杖長度的方法:一是將上肢緊貼身體一側下垂,腕部與地面的距離即是應該使用的手杖的正確長度;二是測量地面到大腿骨上端外側突出點(即大轉子)的距離,應是手杖的長度。另外,手杖的杖柄宜稍寬,可使老人或關節炎患者手感舒適,疼痛減輕。手杖頭要用金屬箍加固,以避免在使用時因杖桿損壞而發生意外。
扶架拐杖前先練肌力
扶架拐杖行走之前首先應臥位鍛煉兩上臂的肌力和肩帶肌力。其次要增強腰背部和腹部的肌力。再練習起坐和坐位的平衡。完成以上訓練之后,方能練習架拐站立。
扶拐杖走路有講究:
雙拐站立 將兩拐杖置于足趾前外側15-20cm,曲肘20°-30°,雙肩下沉(勿聳肩),這時上肢肌力落于拐杖的橫把上。若患者的肌力不足則可取三點位站立,即將兩拐杖置于足前外方20-25cm,這時身體的大部分重量落于拐杖上。
背靠墻站立 患者以背靠墻,將重心移至一側拐杖,提起另側拐杖或重心靠墻,提起雙側拐杖。
架拐行走 兩拐杖置于兩腿前方,向前行走時提起雙拐置于更前方,將重心置于雙拐上,腿稍彎曲,用腰力量擺動向前。
單拐行走 健側持杖,行走時,拐杖與患側下肢同時向前,繼之健側下肢和另一臂擺動向前。亦可先將健側臂持杖前移,然后移病腿,后移健腿。
結語:老年人生理因素決定,不管是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翼翼的,一旦發生磕碰都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文章原載于《養生保健指南》,刊期:2012.06,作者:邢宏義,李海清,文愛東,吳一福,周凱,王海泉,朱本浩,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