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健康關乎人體健康
腸道是人體主要的消化器官,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大約99%由腸道消化(另外1%左右的消化包括了口腔的機械性咀嚼和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分解等),100%靠腸道吸收。
在人體的腸道內,大約存活著100萬億個細菌。這些數目龐大的細菌,根據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可以分成三種: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正如大多數人知道的,雙歧桿菌、乳酸菌等都屬于有益菌。而腸道菌群狀況是隨著年齡變化的,研究發現,體內益生菌占總菌數的比率有逐年降低的趨勢:嬰兒時期高達99%,青少年時期保持在40%左右,中年時期降至10%,開始出現體衰多病的跡象,60歲以后僅存1%~5%,頻頻發生嚴重疾患。腸道中的有益菌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反映一個人健康狀況的晴雨表。
在世界長壽之鄉日本山梨縣和中國的長壽之鄉廣西巴馬縣,科學家對長壽老人進行糞便菌群研究后,發現長壽老人腸道菌群結構接近于年輕人,當地人長壽的原因,除了氣候環境和生活方式之外,還有就是他們的腸道有足夠多的有益菌。因此,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是保證整個人體健康養生的關鍵。
腸道不健康有六大表現
李玉英介紹,腸道健康時,腸道內有益菌的數量大大多過有害菌數量;人的食欲較好,排便定時通暢,大便呈現完美的香蕉狀;皮膚看上去也會光澤、紅潤。而一旦腸道出了問題,各種“擺不上臺面”的麻煩事就會找上門來,一般來說,腸道不健康主要有六大表現:
1.便秘
排便黑、硬,呈顆粒狀,排便困難,排便時肛門出血;
2.腹瀉、腸易激
表現為急、慢性腹瀉,持續排便帶有緊迫感、肛門不適,大便不成形、水分增加,排便次數明顯增加;
3.排便惡臭
正常大便應呈偏酸氣味,而并非刺鼻惡臭;
4.放屁很臭
腸道內有害菌產生了大量的硫化氣體,導致經常放臭屁;
5.口臭
口腔呼出氣體發出難聞的氣味;
6.膚色粗糙、晦暗
體內毒素不能及時排除,被人體吸收,則導致皮膚粗糙、黯沉、長痘等情況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