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火:因氣候驟然變化,感受外邪,邪氣入肺化熱,從而引發肺火旺盛,這在老年群體中比較多見。其表現主要是呼吸急促、高熱煩渴、咳吐黃稠痰,甚至痰中帶血。中醫多用黃芩、桑白皮、甘草等藥物清肺火。
中醫十分注重脾胃的調養,“四季脾旺不易邪”,說的正是脾胃調養得好,就不容易上火。比如脾胃虛寒這類人一般不容易上火,但一旦上火,則是濕邪困擾。因此,對于這類人,馮崇廉建議兩步走。第一步,要用藥清除燥熱,但是一般是用藥量較輕的藥方,盡量避免使用如黃連、黃芩等過于苦寒的藥物。第二步是在祛熱基礎上滋養脾胃,同時避免吃太多過于涼性的食物,如苦瓜、雪梨等。總之,調養滋陰,才是真正體寒之人去火的根本之法。
一般人發現自己上火了,在不熟悉自己體質及上火類型的時候,可以喝一兩次涼茶,看是否有效。馮崇廉指出,如果喝了涼茶不見效果,還是要到醫院就醫,讓醫生根據自己的體質來進行診斷調理,尤其是知道自己容易生虛火,且體寒者,則不要隨便喝涼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