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的過量攝入帶來的問題是多方面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18.8%,知曉率為30.2%.治療率為24.7%,控制率為6.1%;與20世紀90年代的14.4%、26.6%、12.2%、2.9%相比都有所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農村地區,很多人出現頭暈等高血壓癥狀表現后,不及時去醫院就診的現象普遍存在,這使農村居民的高血壓發病率明顯提高。從居民飲食營養現狀評估與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病調查情況來看,鹽的過量攝入與此有著密切關系。
目前,我國居民營養健康問題正面臨著雙重挑戰:—方面營養攝入不足,微量營養素缺乏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完全徹底的解決;另一方面因為膳食結構不合理而導致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等,發病率逐年上升。其中,高鹽所造成的慢性病高發問題相對突出,除引發商血壓以外,還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增加患胃病、骨質疏松、肥胖、腎臟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
食鹽也要有科學
就目前而言,減鹽是確保健康的一個重要手段。《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鹽攝入量為每人每天6g,這一數字的制定是以大量的科學研究數據為基礎的。流行病學調查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科學支撐,科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鹽的攝入量越高,他的舒張壓和收縮墳越高,患高血壓的風險就越高;另一個重要的科學依據是人群干預,它的具體操作方法為:限制鹽的攝入。比如一組人原來每人每天攝人20g鹽,現在限制每人每天只能攝取6g鹽,一周后觀察,這組人的舒張壓和收縮壓會明顯降低,以此為基礎,終確定居民膳食中鹽的攝入推薦量。
鹽攝入量的多少對人體繼康有著重要影響,我國居民鹽攝入推薦量的制定充分考慮了鈉元素在身體中的基本功能,比如它對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的作用和參與調節體內酸堿平衡的作用等,推薦攝人量能夠滿足人體對鈉的需求,維持人體機能健康運轉。同時也充分考慮到鈉的攝入與排出關系,比如尿液和汗液的排出量與攝入比例等,這些都是有著嚴謹科學依據的,日常生活中,重體力勞動者出汗比較多,所以相應的鹽攝入量應該多一些。
20世紀70年代的一項研究發現,我國彝族地區的居民沒有食鹽的習慣,他們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很低,基本卜沒有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生。但這并不意味著彝族居民不需要吃鹽,而是他們的攝人方式與我們印象中“鹽粒”的直接攝入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