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1:醫院有斂財之嫌?
事實上:要辟謠的是會陰切與不切在收費上是沒有差異的。順產接生收的是一個打包價,動不動剪子都是一個價:但從醫院角度來看:做了側切肯定要縫起來,而縫合的一次性針線都是作為醫院成本支出的,并不再向患者收費。所以,實際上不做會陰切開,醫院倒是可能省下一筆開銷。
謠言2:能夠省時省力?
至于說到節省接生時間,更是無稽之談。接過生的都知道,大部分的時間不是花在接生上面,而是花在縫合上,從里到外至少需要縫合三層,而接生的時間多差個兩三陣宮縮罷了。
會陰不切的探索
國情雖然不同。但醫學發展仍然應該遵循其科學的觀律。會陰不切即我們俗稱的“硬保護”究竟有多難?推廣的可能性有沒有?我多年前曾經嘗試過一例,那位準媽媽是從浙江趕來的,每次產檢都要花四五個小時的車程,在上海住一晚再回去。并不是她有頑疾只能在上海治療,只因為我是當時她能找到的唯一有可能不側切會陰的醫生。她有嚴重的疤痕體質、小時候種個牛痘給她手臂上留了個巨大的疤痕,從懷孕起她就非常緊張,擔心會陰的疤痕會讓她以后坐立難安,她又希望順產能對寶寶有利些,不甘心行剖宮產。整個孕期我要求她控制自己和寶寶的體重。分娩的那一刻,我和她都很緊張,因為不切會陰,一旦發生撕裂仍然會有疤痕生成,甚至更嚴重。但她非常配合,呼吸、用力、呼吸,寶寶娩出后,檢查發現除了陰道粘膜有些破損:會陰居然完好無損:有了這次的經驗,我對“硬保護”本身有了一定的概念,實際上操作是可行的。
當把對條件良好的會陰不常規側切的事情提上議程后,還是惹來了不少爭議。有些醫生認為當年一刀切就是為了防止嚴重會陰撕裂現在醫患關系緊張之際更不應該走老路。但我們依然認為對于部分準媽媽在做好評估并了解風瞼后還是應該給予嘗試的機會。對于接生者而言,這顯然也是技術的挑戰。
切還是不切你準備好了嗎
在不斷的探索嘗試下,會陰切開率在逐步下降,準媽媽也更愿意配合,滿意度也在提高。會陰不側切,雖然仍然會有小傷口,但這和被切一刀相比,媽媽在心理上還是比較能夠接受的。而且由于傷口比較表淺,縫合起來的痛苦也大大降低,只要很短的時間就能結束“戰斗”。
但我們也在擔心,如果不側切而發生了不良的醫療結局,可能一個人的投訴就會將大家的努力全盤推翻。如果你是那一個希望不切會陰的準媽媽,你又會如何選擇呢?控制胎兒和自身的體重,了解產程的知識,事先和助產士做好溝通,積極醞合會陰的保護,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是不論切與不切都必備的功課。
結語:總而言之,為了母嬰的身體健康、準媽媽還是應盡可能地減少與這些有輻射物體的接觸再加上適當防護,那么就能生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了。(文章原載于《健康準媽媽》《健康向導》,刊號:2012.05,2012.02,作者:蔡蓓蓓、陳曉君、Abby,董海原,王炳彥,周健,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