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病患者莫陷入誤區
慢性腎病患者多數有三個常見的認識誤區,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誤區一 先治腎臟病再治高血壓
經常聽到患者說“希望大夫重點治腎臟病,高血壓以后再說吧”。但實際上,高血壓和腎臟病是一個惡性循環。高血壓可以導致腎臟病,腎臟出現問題后導致血壓升高。腎臟病患者中半數都合并高血壓。如果血壓控制不好,腎功能的惡化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血壓控制得足夠好,就等于保護了腎臟。
誤區二 多用藥或者不用藥
有的患者說“我的腎臟已經出問題了,可得多用藥補補”。還有的患者說“藥物會傷害腎臟,所以什么藥都別用”。所有的藥物治療都是雙刃劍,需要衡量藥物的好處和用藥給腎臟帶來的負擔。還有一個原則是謹慎調整用量。比如,有的抗生素,一般患者一天輸兩次,尿毒癥患者一周只能輸一次。很多經過腎臟排泄的藥物量合適了是藥物,用多了就變成毒藥了。如果腎臟有問題。看病的時候一定要告訴醫生,要問清現在用的藥是否需要降低劑量,這點非常重要。
誤區三 慢性腎病就是尿毒癥
以前有人認為,腎臟病就等于尿毒癥,甚至少數醫生都有這樣的想法,談腎色變。其實,在一百個腎臟病患者中,只有兩個人終進展到尿毒癥,這個比例并不高。慢性腎臟病患者有1/3的腎功能長期穩定,1/3腎功能緩慢下降,只有1/3在短期內腎功能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