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曰“活”
孫式太極拳推手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來例肘靠組合而成的四隅練法,后由兩人對練,搭手即擂即走,兩人可以自由互換,但是這需要八卦拳的走圈基礎,沒有中而已基礎不太好練習的。
走時需兩胯放松,重心上下無起伏。走時之要為動中求靜,雖為移動之中,兩足兩胯虛實變化要自然,搭手要不離不即,不丟不頂,身體內外六合不散。靈活多變無定法。
五曰“空”
太極拳之特點“空中”也,所謂引進落空。若要引進落空,需使彼覺著能取我中,然而一經粘身發勁,始覺走空。故太極拳之變化需隱蔽,走暗圈轉換虛實不見其形。
起手練習,即從根節練起,一身之虛實轉換俱從根節開始。何為根節,兩胯之根與尾椎之根構成一身之根節,一身之松轉開合,由此而發也。
此“空中”之第一層意思。至若習者能練至神氣合一,內勁精純,則可身體不動而重心已動,所謂周身無處不是重心。至此方可稱得著“空中”之精義。
孫式太極拳拳架優雅伸張,動作剛柔并濟,平滑圓活,上下動作自然連貫,一氣呵成,輕巧靈敏,受到人們的喜愛,是眾多太極拳中為廣泛流傳的一種拳路。
練孫式太極的三大訓練步驟
第一、初始熟悉套路后,行拳走架時就要做到緩慢、連貫、悠然
緩慢、連貫是孫式太極拳的特點,這是練孫式太極拳的起碼要則。悠然這是在緩慢、連貫基礎上的意境。
第二、當能達到悠然境界時,就應進入松靜自然意境
松、放松,每個動作體味到松。有些動作肌體是在緊張狀態,但也要在緊張的肌體中體味出松的感覺來。
松是相對的,肌體的生命活動都是緊張狀態的,所以緊是絕對。這就是要在絕對的緊張中找出相對的松靜來。緊中有松,松中仍松。
第三、在做到意識松動時,行拳走架就會到達一個真氣激發境界
這時每舉手投足都會有種斥吸力,象在水中做運動一樣,還有一些動作會有自發性靈動。
這時就不能再拘泥于孫式太極拳架式的準確性和連貫性。應任其自由自在靈動,有時它不動由它不動。有些動作偏離固有軌跡,任順其偏離。順其自然,任由其動,任由其靜。
結語:看了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孫式太極拳中的剛柔相濟已有了解,在今后的練習中,要把剛柔相濟貫徹到拳法中,這樣能幫助你快速找到練習的感覺,也能幫助你提高太極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