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體上有很多關節,而腳踝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種。我們都知道跑步的時候常常會扭傷腳踝,那么,腳踝受傷怎么辦才是正確的?本期的健康之路視頻全集邀請專家孫超來為我們講解,一起看看腳踝健康都有哪些要點。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腳踝健康
預防扭傷
腳踝的傷病中普遍的一種傷病就是扭傷,大約80%都屬于這個類型。當跑步甚至走路的時候出現錯步,容易導致雙腳向內扭曲,從而造成扭傷。如果腳踝周圍的肌肉比較強壯,就能阻止扭傷的發生。
當你出現錯步,韌帶開始扭曲的時候,腳踝外側的肌肉能夠預防扭曲的發生。這些肌肉可以通過訓練得以增強,預防傷病的出現。
對抗跟腱炎和脛后肌腱炎
這兩種傷病也是由于雙腳過度內旋導致的,讓周圍的肌腱承受了更多的壓力。當多次出現過度內旋,就會造成肌腱的輕微撕裂,也稱為肌腱炎,它會破壞跟腱和脛后肌腱。
保護附近的關節
如果腳踝較弱,就會讓附近的關節承受更多的壓力,包括膝關節、臀部關節和下背等。當在這條動力學鏈上的任何地方出現反常,而你又要求身體進行跑步之類的非對稱運動時,傷病就會隨時發生。
提升運動表現
當腳踝周圍的肌肉力量增強時,就意味著跑者在道路上擁有更好的力量、靈活性和移動性,肯定會促進跑步成績的提高。
改善步幅
擁有強勁的腳踝進行跑步時,跑者的腳后跟能夠以更合適的方式落地,確保獲得正確的步幅。這就相當于讓四肢更加均衡。
提高適應各種鞋子的能力
鞋跟越高,走路或者跑步時就越困難,受傷的風險也就越高。當腳踝周圍的肌肉變強后,將會大大提高適應各種鞋子能力,降低受傷風險。
腳踝受傷怎么辦
第一步、緊急處理,控制炎癥
崴腳后必須按照RICE原則進行緊急處理。
休息:踝關節扭傷后應立即停止運動,因為進一步活動會增加出血量;
冰敷:對受傷部位進行冰敷,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減輕疼痛和腫脹。
加壓包扎:用彈力繃帶適度加壓包裹受傷部位,即可減少滲出和腫脹。
抬高患肢:晚上睡覺抬高患肢,高于心臟的位置,可促進血液回流,有利于腫脹消退。
Tips:紅花油不是不能用,而是扭傷48小時內不能用,48小時以后可以用。
第二步、恢復關節活動度
48小時以后,我們就可以開始進行簡單的康復訓練了,而不需要長時間休息,長時間休息會導致關節粘連,肌肉萎縮,力量下降等繼發問題。
這兩個動作可以牽拉放松小腿腓腸肌和比目魚肌并且增加踝關節背伸的活動度。每次牽拉20-30秒,可重復3-4組。
本期嘉賓介紹
孫超
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擅長
足踝外科;拇外翻;扁平足;馬蹄內翻足;踝關節運動損傷;跟腱疾病;骨性關節炎;類風濕足;足踝外傷等。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