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有腸胃不舒服的情況,這個時候往往都需要好好的調理。那么,腸胃病的癥狀都有哪些呢?腸胃病調理有哪些好方法?今天的cctv健康之路邀請了專家吳兵來為我們講解,對此有疑惑的朋友不妨多多的關注,希望能夠給你幫助!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腸胃病的癥狀
1、全身癥狀
呈慢性消耗癥狀,面色不華精神不振,少氣懶言,四肢乏力,喜溫怕冷。如在急性炎癥期,除發熱外,可見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現。
2、消化道癥狀
常呈現間斷性腹部隱痛、腹脹、腹痛、腹瀉為本病主要表現。遇冷、進油膩之物或遇情緒波動、或勞累后尤著。大便次數增加,日行幾次或數十余次,肛門下墜,大便不爽。
3、體征方面
長期腹部不適或少腹部隱隱作痛,查體可見腹部、臍周或少腹部為主,有輕度壓痛、腸鳴音亢進、脫肛。
4、時有胸骨后受阻、停頓、疼痛感
時輕時重。這往往提示可能患有食管炎、食道憩室或食管癌早期。
5、胃口不好
飯后飽脹或終日飽脹、噯氣但不反酸,胃口不好,體重逐漸減輕,面色輕度蒼白或發灰。這種情況要考慮慢性胃炎,特別是慢性萎縮性胃炎、胃下垂。
6、飯后上中腹痛
或有惡心、嘔吐、積食感:病的時間可能已經很長;疼痛有規律,腸胃炎的癥狀及治療,如受涼、生氣、吃了刺激性食物后發作。這種情況可能是胃潰瘍。
7、胃痛
經常在飯后2小時左右出現胃痛,甚至半夜疼醒,吃點東西可以緩解,常有反酸現象。秋冬季節容易發作,疼痛在上腹偏右,有節律。腸胃炎的癥狀及治療,這類情況可能患有十二指腸潰瘍或十二指腸炎癥。
8、貧血、消瘦、不思飲食
無胃病近期才出現的,且伴有貧血、消瘦、不思飲食,在臍上或心口處摸到硬塊。這種情況應高度警惕,因為有可能是胃癌。
9、嘔吐、畏寒發熱
飲食不當或受涼后發生腹痛、腹瀉,可伴有嘔吐、畏寒發熱。這種情況可能是急性胃腸炎、急性痢疾。
10、飯后立即腹瀉,吃一頓瀉一次
稍有受涼或飲食不當就發作。也有可能時而腹瀉時而便秘,腹瀉時為水樣,便秘時黏液較多,有時腹脹有便意而上廁所又無大便,數年不見消瘦。這種癥狀,以過敏性腸炎的可能性較大。
腸胃病調理
1、細嚼慢咽
看似簡單,真正堅持做到并不容易,特別是對于上班一族,生活的節奏讓你忽略了基本的保養工作。為了調理好你多年的老胃病,必須用心去堅持。
2、溫和食譜
胃喜溫惡寒,晨起吃點溫熱的食物更有利于保護胃,千萬不要吃冰冷、油膩、過甜之品,這些東西要么刺激胃壁、要么導致胃酸大量分泌,對于調理胃病大為不利。
3、少量多餐
對于忙碌的現代一族,也許只能自備一些自制的五谷雜糧粉以及一些新鮮水果得以彌補??筛鶕陨淼捏w質,用黑米、燕麥、淮山、黑芝麻等磨成單獨的五谷雜糧養生粉,隨泡隨喝。
4、加強均衡的營養
這需要全方位的營養搭配調理,分析你的體質進行一對一調理。胃部的四大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纖維酶、淀粉酶)的缺乏是慢性胃炎、胃潰瘍、腹脹等問題的根源之一,故而酵素(酶)的補充至關重要,為了修復胃黏膜,必須補充到類胡蘿卜素等,為了加強胃的蠕動性,鈣、鎂等礦物質的補充必不可少,胃病往往伴隨著出血、貧血等問題,故而鐵、維生素C的補充又非常重要。
5、酸堿平衡
魚、肉、蛋、奶、精米、精面基本都是屬于酸性食物,不吃不可能,吃的同時注意不要過多,要配合粗糧,以實現粗細搭配。粗糧屬于堿性食物,含礦物質、維生素,但對慢性胃炎的人,易刺激胃壁,應吃易煮爛的,如小米粥、黑芝麻糊、黑米糊等。
6、少吃刺激之品
辛辣、過酸、過冷、濃茶、咖啡、巧克力均會對胃酸的分泌以及胃黏膜造成影響,從而不利于慢性胃病的調理。
本期嘉賓介紹
吳剛
男,畢業于協和醫科大學,從事臨床工作十余年,曾參加科技部十五、十一五攻關課題及國家自然基金課題研究,系中華醫學會會員、中國醫師協會會員、美國足踝外科學會國際會員(AOFAS International Member)、北京健康長城公益基金會監事、北京市足踝學組(籌備)秘書、首都醫科大學骨科學系足踝學組委員兼秘書、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外固定與肢體重建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骨轉移瘤學組委員、中國老年脊柱關節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師從張建中教授在足踝外科及足踝部腫瘤疾患診治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國內外發表論文10余篇,研制的足踝術后助行車、足踝手術測量器及牽引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曾在美國及歐洲長期臨床訪學,專程訪學于荷蘭阿姆斯特丹AMC五周,師從國際足踝關節鏡大師范戴克教授(C.N.Van Dijk);在美國先后訪學于梅奧醫學中心、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哈佛大學醫學院、俄亥俄州哥倫布足踝中心、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足踝中心、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荒漠足踝中心,掌握現代足踝外科先進的診療技術,并接受了目前國際上主流的三種人工全踝關節置換的workshop專業訓練。
擅長微創結合開放手術治療拇外翻、平足癥、距骨壞死及距骨軟骨損傷、足踝部創傷性關節炎、類風濕足部畸形、高弓馬蹄足、踝關節不穩定以及足踝部各種微創關節鏡手術、外固定架治療。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