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足踝部骨折、足踝部畸形(平足癥、高弓足、創傷后足踝部畸形等)、足踝部扭傷、多指畸形、臂叢神經損傷。
向 Ta 提問
-
腰椎間盤突出癥狀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主要表現為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麻木、間歇性跛行等,該病可采取一般治療、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 一、癥狀 1、腰痛 大多數患者都可出現腰痛,且有反復發作的病史,主要與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纖維環、韌帶,導致椎管內的神經受到刺激有關。 2、坐骨神經痛 多數患者還可伴有坐骨神經痛的癥狀,表現為臀部沿大腿后方向小腿及足背放射樣疼痛。 3、下肢麻木 因突出的腰椎間盤刺激本體感覺和觸覺纖維,患者還可出現下肢麻木、無力的癥狀。 4、間歇性跛行 腰椎管狹窄的患者可出現間歇性跛行的癥狀,表現為長時間行走時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加重,休息后可有所緩解,當再次行走后又可出現不適癥狀。 二、治療 1、一般治療 患者平時在生活中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避免長時間維持一種姿勢,并注意勞逸結合,適當休息,以緩解肌肉疲勞,減輕不適癥狀。 2、藥物治療 當病情急性發作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塞來昔布、氯唑沙宗或雙氯芬酸鈉等非甾體抗炎類藥物,來減輕炎癥反應,緩解不適癥狀。 3、手術治療 病情嚴重、反復發作,且其經保守治療無效以及伴有明顯神經受累的患者,可選擇手術的方式治療,以恢復脊柱的正常形態,徹底解除不適癥狀,常用手術方式包括半椎板切除術、椎間融合術以及脊柱內鏡下椎間盤髓核摘除術等。
2025-04-01 12:18:27 -
腳后跟疼怎么治
腳后跟疼大多是由于鞋子不合適、跟腱炎、足底筋膜炎等原因導致的,可以根據病因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 1、鞋子不合適 如果鞋子不合腳或者鞋子的材質不舒適,可能會導致走路的時候腳跟受到磨損,產生疼痛的癥狀?;颊咭话憧梢约皶r更換合適的鞋子,適當進行局部按摩或者泡腳等方式有效緩解腳后跟疼的癥狀。 2、跟腱炎 跟腱炎一般是指跟腱反復劇烈拉伸后產生的勞損性損傷,大多與長期劇烈運動、扁平足或者肥胖等原因有關,患者可能會出現跟腱腫脹、跟腱疼痛或者跟腱痙攣等癥狀,可表現為腳后跟疼?;颊邞⒁夂侠硇菹?,減少跟腱的損傷,疼痛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可以在主治醫生的建議下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萘普生片或者洛索洛芬鈉片等藥物進行消炎止痛,有效緩解跟腱炎引起的腳后跟疼的癥狀;如果保守治療無效,患者也可以考慮腓腸肌延長術、病損處清理與修復手術等方式有效減少跟腱的張力,清除病灶組織,達到有效治療跟腱炎引起的腳后跟疼的目的。 3、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大多是足底筋膜因反復微損傷形成的無菌性炎癥,大多與年齡、高弓足或者就站等因素有關,患者可能會出現足跟足底疼痛,一般表現為腳后跟疼?;颊咭话憧梢栽谥髦吾t生的指導下使用吡羅昔康片雙氯芬酸鈉腸溶片或者布洛芬緩釋膠囊等藥物解熱、鎮痛以及抗炎等,有效緩解足底筋膜炎引起腳后跟疼的癥狀。
2025-04-01 12:18:27 -
膝蓋下面骨頭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應該怎么治療
膝蓋下面骨頭痛,可能與骨關節炎、半月板損傷或髕骨軟化癥等疾病有關,根據病因可采取一般治療、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等。 1、骨關節炎 隨著年齡增長,骨關節部位可逐漸發生退行性變,從而形成骨關節炎,這時就容易引起關節疼痛、壓痛、腫脹等不適癥狀,所以患者會出現膝蓋下面骨頭痛的表現。 針對這種情況,患者應注意休息,減少關節負重,可使用拐杖或手杖輔助活動。當疼痛比較明顯時,可遵醫囑服用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或塞來昔布等鎮痛類藥物緩解。若病情持續惡化,可考慮關節鏡清理術、截骨術等手術治療。 2、半月板損傷 劇烈運動導致膝關節扭轉或長期負重下蹲后,可能會引起半月板的損傷,隨著半月板的撕裂,患者可出現膝關節疼痛、腫脹等不適癥狀。 半月板損傷后,應立即停止活動,并使用冰袋冷敷,抬高患肢,以減輕局部腫脹。對于疼痛明顯的患者,可選擇雙氯芬酸鈉、美洛昔康或萘普生等抗炎止痛藥物緩解。病情嚴重的患者,可考慮半月板縫合術、半月板成形術等手術治療。 3、髕骨軟化癥 髕骨軟化癥也可引起膝關節疼痛的癥狀,且在久坐或下蹲后疼痛加重。 建議患者平時多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長時間下蹲等,以減輕關節負擔?;颊叱诉x擇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以外,還可配合氨基葡萄糖、硫酸軟骨素以及玻璃酸鈉等藥物,來促進軟骨的修復和生長。部分嚴重的患者,可選擇人工關節置換術、脛骨結節內移抬高術等手術治療。
2025-04-01 12:18:27 -
頸椎錯位的原因以及治療方法
頸椎錯位可能與外傷、頸椎間盤突出癥、頸椎骨質增生等原因有關,需針對性治療。 1、外傷 當人體從高處墜落或者頸部受到直接、間接暴力作用時,可使頸椎受損,出現關節錯位的情況,并可伴有腫脹、疼痛等癥狀。 可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嚴重程度,采取閉合手法復位或者手術切開復位治療。成功復位之后需進行局部固定,待病情緩解進入恢復期之后,可進行功能鍛煉,促進受損關節功能恢復。 2、頸椎間盤突出癥 頸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因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導致頸椎椎間盤后側纖維環退變,從而出現頸椎錯位、頸肩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等癥狀。 患者出現疼痛癥狀時可使用非甾體消炎鎮痛藥緩解,包括布洛芬片、塞來昔布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等。也可使用糖皮質激素緩解炎癥反應性疼痛,比如倍他米松片、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潑尼松片等。癥較嚴重病情反復發作的患者可考慮進行手術治療,恢復頸椎生理曲度,比如頸椎前入路手術、頸椎后入路手術、后-前聯合入路手術等。 3、頸椎骨質增生 頸椎骨質增生主要是頸椎長期慢性損傷所引起,不良生活習慣,長期伏案工作或學習等因素,也可能會誘發頸椎骨質增生。患者可能會出現頸椎關節錯位、頸部疼痛、僵硬等癥狀。 患者局部肌肉持續緊張時可使用肌肉松弛劑,包括氯唑沙宗片、鹽酸替扎尼定片、鹽酸乙哌立松片等。也可采取頸椎牽引治療,恢復頸椎正常生理結構。對于脊髓或者神經根受壓導致脊髓變形時,可進行手術治療,包括頸椎前路減壓融合術、后路減壓術等。
2025-04-01 12:18:27 -
手腕關節痛是怎么回事,怎么辦
手腕關節痛可能是由于腱鞘炎、關節炎、痛風等導致的。通常根據病因進行治療。 1、腱鞘炎 由于腱鞘是近關節處的半圓形結構,當腱鞘出現急性和慢性炎癥,且處于充血、水腫狀態時,手腕活動時周圍組織會與腱鞘發生摩擦,從而造成手腕關節痛,多伴有活動受限、壓痛、發熱等癥狀。 對于結核性腱鞘炎,通常采取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藥物治療。對于急性漿液性腱鞘炎,通常采取甲潑尼龍、氫化可的松、甲氨蝶呤等藥物治療。 2、關節炎 如果手腕關節腔內受到炎性侵襲,造成軟骨或骨性退化,從而可出現手腕關節痛的現象,同時會伴有關節腫脹、關節僵硬、骨摩擦音等癥狀。 對于癥狀較輕的患者,通常采取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美洛昔康等藥物治療。對于癥狀較重的患者,通常采取手術治療進行關節修復、置換、融合。 3、痛風 由于尿酸水平過高,導致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內,可造成關節骨質破壞,出現手腕關節痛的現象。 對于痛風急性發作期的患者,通常采取依托考昔、秋水仙堿、吲哚美辛等藥物治療。對于發作間歇期的患者,可采取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等藥物進行治療。
2025-04-01 12: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