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腦功能的監測和評估(包括腦電圖、誘發電位、經顱超聲多普勒、經顱二維彩色超聲、有創顱內壓監測等)、大面積腦梗塞、腦出血、嚴重顱內感染和癲癇持續狀態等神經科危重疾病的診治、微創手術治療和亞低溫腦保護治療。
向 Ta 提問
-
腦血栓患者飲食應注意什么
腦血栓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一般包括低脂飲食、低鈉鹽飲食、適當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等。 1、低脂飲食 腦血栓患者應控制脂肪的攝入,盡量吃脂肪含量低的食物,比如黃瓜、南瓜、魚肉、雞肉等,脂肪攝入過多會導致血液粘稠,使脂質沉積,進一步加重病情。 2、低鈉鹽飲食 減少鈉鹽的攝入,過多食用鈉鹽,會導致血液中鈉離子含量升高,引起血管收縮,造成血管阻力增加,不利于病情的恢復。 3、適當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 平時應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等營養豐富的食物,其中富含較多的維生素和蛋白質,補充身體所需營養的同時,還可起到保護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助于病情的恢復。
2025-04-01 12:00:37 -
小孩腦癱是怎么形成的
小孩腦癱可能是由胚胎質量不佳、腦細胞發育不良、產傷、胎兒腦缺氧或家族遺傳等因素造成的。 1、胚胎質量不佳 懷孕前和懷孕后,父母親抽煙、喝酒、吸毒等,可對胚胎質量造成影響,進而形成腦癱。 2、腦細胞發育不良 懷孕初期感染、接觸放射線、中毒等,可導致胎兒腦細胞發育不良,出現腦癱。 3、產傷 吸引產、急產等,可導致新生兒顱內出血,發生腦癱。 4、胎兒腦缺氧 分娩時間太長、吸入胎糞、臍帶繞頸等,均會導致胎兒腦缺氧,從而引發腦癱。 5、家族遺傳 腦癱具有一定的家族性遺傳病史,如果腦癱兒近親中存在智力障礙、腦癱或癲癇患者,其發生腦癱的幾率便會明顯增高。
2025-04-01 12:00:37 -
如何預防小腦萎縮的發生
小腦萎縮尚且沒有有效的預防措施,但是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合理用藥、積極治療基礎疾病等方法能夠降低小腦萎縮的發病風險。 1、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日常應該保持膳食均衡,飲食結構要合理。注意不能長期或大量飲酒,否則會引起酒精性小腦變性,甚至誘發小腦萎縮。 2、合理用藥 如果身體存在疾病,需要遵醫囑用藥治療,不能隨意自行用藥,尤其是催眠類藥物和抗癲癇藥物,以免造成小腦萎縮。 3、積極治療基礎疾病 若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應該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纈沙坦等降壓藥或二甲雙胍、阿卡波糖、胰島素等降糖藥進行治療,以降低發生小腦萎縮的幾率。
2025-04-01 12:00:37 -
腦供血不足的癥狀怎么辦
腦供血不足的癥狀是頭暈、肢體麻木、言語困難等。 腦供血不足因腦細胞缺血缺氧會感覺到頭部眩暈感,若是影響到腦組織,可能會感覺到一側面部或是手腳麻木感的癥狀。部分患者會出現語言系統異常,有吐字不清的表現。 腦供血不足可以采取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一般治療 患者頭暈不適時要注意臥床休息,飲食上減少紅肉的攝入,多吃高質量高蛋白的食物,注意保持情緒穩定。 2.藥物治療 患者可以在醫囑下使用阿司匹林、華法林等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用藥期間監測有關凝血相關指標。 3.手術治療 對于腦動脈血管狹窄嚴重的患者可以考慮支架植入術等介入手術治療。
2025-04-01 12:00:36 -
亞急性期腦梗死是怎么了
亞急性期腦梗死指的是腦梗死的亞急性期,有可能是高血壓、大動脈粥樣硬化、心肌病等原因引起的。 1、高血壓 長期血壓高可能導致腦部小動脈發生玻璃樣變,可能會使小動脈閉塞,導致供給腦組織的血液減少,引起腦梗死,腦梗死可以從急性期發展到亞急性期。 2、大動脈粥樣硬化 大動脈粥樣硬化會堵塞血管,使血管變得狹窄,引起血流量減少,腦組織可能因為得不到充足的供血而發生壞死,導致腦梗死發生后進入亞急性期。 3、心肌病 心肌病導致心房顫動,時間長可能會形成血栓,栓子脫落之后進入動脈系統,阻塞大腦動脈,使腦組織缺血、壞死,因此會形成腦梗死,并且發展至亞急性期。
2025-04-01 1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