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采用腦起搏器等方法治療帕金森病、特發(fā)性震顫、肌張力障礙、痙攣性斜頸、舞蹈癥、腦性癱瘓、抽動穢語綜合征等運動異常性疾病;頑固性疼痛、癌性疼痛,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腦腫瘤,脊髓腫瘤,脊髓空洞癥,顱腦外傷的治療,特別在植物人蘇醒方面深有研究。
向 Ta 提問
-
腦瘤手術后吃什么營養(yǎng)
腦瘤手術后可以吃高蛋白食物、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全谷類、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等。 1、高蛋白食物 蛋白質是身體修復和生長的關鍵營養(yǎng)成分,可以適當多吃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比如瘦肉、牛奶、豆腐、雞蛋等,有利于身體恢復。 2、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比如芹菜、菠菜、草莓、芒果、胡蘿卜等,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身體恢復具有重要的作用。 3、全谷類 比如糙米、全麥面包、燕麥等,其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利于改善胃腸功能、促進營養(yǎng)吸收,對身體恢復有益。 4、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比如紅薯、紫薯、面條等,其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夠為人體提供能量,對病情改善有一定的幫助。
2025-04-01 16:59:23 -
閉合性顱腦損傷輕型怎么判定
當個體在受傷后昏迷的時間少于30分鐘,并且只出現輕度頭痛、頭暈和疲勞等癥狀時,通常被診斷為輕度閉合性顱腦損傷。 這種類型的顱腦損傷屬于較輕的類別,可能由車禍、交通事故、其他外傷或高處墜落等多種因素導致。其癥狀主要包括輕度的頭痛和頭暈等,但并不可伴隨偏癱、面癱或失語等嚴重癥狀。經過神經系統(tǒng)和腦脊液的檢查后,也未發(fā)現顯著異常。 發(fā)生顱腦損傷后,患者應當盡快前往醫(yī)院接受明確的診斷,并且需要密切觀察其病情的發(fā)展狀況。對于輕度閉合性顱腦損傷的患者,大部分在休息1至2周后便能恢復正常。然而,建議患者前往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進行確診,而不是自行診斷,以免對其健康狀況造成不必要的延誤。
2025-04-01 16:59:22 -
10歲孩子顱壓多少正常
10歲的孩子仍被視為兒童,他們的正常顱內壓范圍通常在40到100mmH2O之間。雖然不同的孩子顱內壓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只要在這個范圍內,都被視為正常。 顱壓是通過測量腦脊液的壓力得出的。如果顱內壓升高,孩子可能可伴隨頭暈、頭痛、惡心以及噴射狀的嘔吐等癥狀。一般情況下,顱內壓升高往往與感染性腦病有關,如化膿性、結核性、病毒性或隱球菌性腦膜炎等。 一旦孩子出現顱內壓升高的癥狀,家長應立即帶孩子去醫(yī)院就診。通過全面的檢查,醫(yī)生可以確定顱內壓升高的具體原因,從而給出正確的診斷。一旦診斷明確,家長應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建議,確保孩子得到及時和適當的治療,從而控制疾病的發(fā)展。
2025-04-01 16:59:22 -
腦動脈瘤介入后多長時間能度過危險期
腦動脈瘤介入術后一般需要24小時才能度過危險期。 腦動脈瘤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介入手術是一種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通過將導管插入動脈瘤內,使用彈簧圈或支架等材料填充動脈瘤,從而防止動脈瘤破裂出血。介入手術后,患者需要在重癥監(jiān)護室觀察24小時,以確保手術效果和預防并發(fā)癥。 在腦動脈瘤介入術后,患者需要遵醫(yī)囑進行藥物治療,如抗血小板藥物和抗凝藥物等,以預防血栓形成和腦血管痙攣。除此之外,患者還需要注意飲食,避免食用高脂、高糖、高鹽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總之,腦動脈瘤介入術后的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以確保早日康復。
2025-04-01 16:59:22 -
什么是少突膠質瘤
少突膠質瘤是一種起源于少突膠質細胞的低級別膠質瘤,其在膠質瘤中的占比約為5%~10%,在顱內腫瘤中的占比則為1.3%~4.4%。該疾病的發(fā)病高峰期通常在30~40歲之間。這種腫瘤通常生長緩慢,平均病程為4年,并且常常以癲癇作為首發(fā)癥狀。事實上,在病程中有85%的患者會出現癲癇發(fā)作。 從影像學角度來看,少突膠質細胞瘤的最顯著特征是鈣化,這一現象在90%的病例中都可以觀察到。這種腫瘤具有浸潤性生長的趨勢,其外觀呈現灰紅色,質地柔韌,與正常的腦組織界限相對清晰。 在治療方面,由于少突膠質細胞瘤對化療具有較高的敏感性,所以推薦的治療策略是手術切除配合化療的聯合治療方案。
2025-04-01 16: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