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對兒童消化系統疾病、營養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胃鏡、腸鏡的檢查和治療。
向 Ta 提問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小兒消化科副主任醫師。中山醫科大學畢業,美國堪薩斯兒童醫院訪問學者,暨南大學在讀博士。
參與或主持多項省市級課題,主攻方向為小兒消化系統疾病。對小兒及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胃十二指腸疾病,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的診斷及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胃腸鏡檢查和治療。
展開-
不停打嗝該怎么辦
不停打嗝可嘗試深呼吸、喝水、按壓穴位、吃白糖、打噴嚏等方法緩解,如不能緩解或持續時間較長,建議及時就醫。 1.深呼吸 慢慢地深呼吸幾次,然后緩慢地呼氣,可以幫助緩解打嗝。 2.喝水 慢慢地喝一些水,有助于緩解打嗝。 3.按壓穴位 可以按摩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穴位,或者按壓耳垂后面的穴位,有助于緩解打嗝。 4.吃白糖 吃一些白糖,也可以緩解打嗝。 5.打噴嚏 可以用羽毛等物品刺激鼻孔,引發打噴嚏,有助于緩解打嗝。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緩解打嗝,或者打嗝持續時間較長,建議及時就醫,以便確定病因并進行治療。
2025-05-09 10:51:46 -
洗胃后的注意事項
洗胃后需要注意休息、飲食、觀察、藥物和復查。 1.休息 洗胃后需要休息一段時間,以避免過度勞累。 2.飲食 洗胃后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膩、生冷等,應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條、饅頭等。 3.觀察 洗胃后應密切觀察身體狀況,如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 4.藥物 洗胃后可能需要服用藥物,如抗生素、胃黏膜保護劑等,應按照醫生的建議服用藥物。 5.復查 洗胃后需要定期復查,以確保身體恢復情況良好。
2025-05-09 10:50:41 -
肚子里總脹氣怎么回事
肚子里總脹氣可能是由飲食習慣不良、胃腸道疾病、肝膽疾病、胰腺疾病、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的。 1.飲食習慣不良 進食過快、過多,咀嚼不足,或經常吞咽空氣,以及喜歡吃產氣食物,如豆類、紅薯、洋蔥等,都可能導致肚子脹氣。 2.胃腸道疾病 如胃炎、胃潰瘍、胃食管反流病、腸炎、腸梗阻等,可導致胃腸道積氣,引起腹脹。 3.肝膽疾病 如肝炎、膽囊炎、膽結石等,可影響膽汁的分泌和排泄,導致食物消化吸收障礙,引起腹脹。 4.胰腺疾病 如胰腺炎、胰腺癌等,可導致胰腺分泌功能不足,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引起腹脹。 5.心理因素 如緊張、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引起腹脹。 6.其他 如腹膜透析、低鉀血癥、吸收不良綜合征等,也可導致肚子脹氣。 如果經常出現肚子脹氣的情況,建議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注意調整飲食習慣,避免食用產氣食物,細嚼慢咽,保持心情愉悅,有助于緩解癥狀。
2025-05-07 11:55:25 -
2個月寶寶消化不良怎么辦
2個月寶寶消化不良,可能出現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癥狀。家長可以采取調整飲食、腹部按摩、服用益生菌等措施,如癥狀嚴重或精神狀態不佳,應及時就醫治療。 1.調整飲食 如果是母乳喂養,媽媽要注意飲食,少吃油膩、辛辣、生冷的食物;如果是配方奶喂養,可以考慮更換奶粉品牌或調整奶粉沖泡比例。 2.腹部按摩 家長可以用手掌輕輕按摩寶寶的腹部,順時針方向按摩,每次按摩5-10分鐘,每天按摩2-3次,有助于促進寶寶的腸道蠕動,緩解消化不良。 3.服用益生菌 益生菌可以調節腸道菌群,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如果寶寶癥狀不嚴重,可以服用益生菌調理。 4.就醫治療 如果寶寶消化不良癥狀嚴重,出現發熱、嘔吐、腹瀉等癥狀,或者精神狀態不佳,家長應及時帶寶寶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2個月的寶寶身體各器官尚未發育成熟,用藥需謹慎,家長不要自行給寶寶用藥。同時,要注意給寶寶保暖,避免腹部受涼。
2025-05-07 11:55:07 -
孕婦胃酸燒心怎么緩解
孕婦胃酸燒心可通過調整飲食、改變生活習慣、緩解壓力、避免臥位和彎腰及藥物治療等方法緩解,若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需及時就醫。 1.調整飲食 少食多餐,避免過飽或過饑;避免食用辛辣、油膩、酸性、刺激性食物或飲料,如辣椒、油炸食品、柑橘類水果、咖啡等;睡前2~3小時避免進食。 2.改變生活習慣 睡覺時可將床頭抬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減少胃酸反流;避免穿緊身衣物;戒煙戒酒。 3.緩解壓力 壓力可能會加重胃酸燒心,孕婦可以通過聽音樂、冥想、散步等方式緩解壓力。 4.避免臥位和彎腰 不要躺著或彎腰,以免胃酸反流加重。 5.藥物治療 如果飲食和生活習慣調整后,胃酸燒心癥狀仍嚴重影響生活,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酸藥或胃黏膜保護劑。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藥物可能對胎兒有影響,因此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如果胃酸燒心癥狀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癥狀,如嘔吐、腹痛、發熱等,應及時就醫,以排除其他疾病。
2025-05-07 11:5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