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對兒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診治有一定水平,擅長嬰幼兒過敏性胃腸病,營養性疾病,兒童喂養,胃十二指腸疾病、急慢性腹瀉病、幽門螺桿菌感染、對再發性腹痛、再發性嘔吐、胰腺炎、排便異常以及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診治。
向 Ta 提問
1989年6月畢業于廣州醫學院醫療系,目前是廣東優生優育兒童營養與健康委員會主任委員。熱心社會公益工作,積極參與義診、兒科知識的講座,多方面為兒童服務。
展開-
抽完煙胸悶氣短是什么原因
抽煙導致胸悶氣短通常是由以下原因引起: 一、心臟疾病: 1.抽煙過度容易引發各類心臟疾病,例如心臟冠狀動脈痙攣、動脈粥樣硬化等。這些疾病往往會致使心臟供血不足,進而產生胸悶氣短的狀況。 2.若未能及時予以治療,還有可能出現諸如頭暈、心律不齊等現象。 二、肺部疾病: 1.抽煙是指煙氣被吸入后進入肺部再呼出的過程,而煙氣進入肺部需要經過包括氣管、支氣管等一系列呼吸系統,這會對整個呼吸系統造成一定損害。 2.從而導致出現胸悶氣短的癥狀。 三、化學物質刺激: 1.香煙中富含大量的一氧化碳以及焦油等物質,長期吸入就會引發胸悶氣短的現象。 2.同時還可能伴有咳嗽、痰多等癥狀。 此外,還有其他情形也會造成抽煙時胸悶氣短,應盡快前往醫院進行檢查,明確病因后,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應處置。 抽煙胸悶氣短的原因包括心臟疾病、肺部疾病和化學物質刺激等,還有其他可能因素,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檢查并治療。
2025-04-28 15:02:54 -
人體的正常體溫范圍是多少
體溫有三種測量法,即腋溫36~37℃、口溫36.3~37.2℃、肛溫36.5~37.7℃。女性體溫稍高于男性,嬰幼兒體溫比成人高。 一、體溫相關內容 1.體溫的定義:人體內部的溫度就是體溫,健康人的體溫相對恒定,受大腦和丘腦下部的體溫調節中樞調控,呈現周期性波動。比如清晨2至6時體溫最低,午后1至6時最高,波動幅度不超1℃。 2.測量方式:一般有腋溫、口溫、肛溫三種測量方式,腋測法最為常用,以腋溫為標準,超正常體溫0.5℃就視為發熱。 3.體溫差異:因年齡、性別而不同,正常成年人體溫低于嬰幼兒,女性因黃體酮作用體溫略高于男性,排卵期體溫會升高,老年人體溫處于正常值下限。 4.嬰幼兒體溫特點: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不成熟,易受外界環境溫度影響,所以要強化對嬰幼兒的護理。 二、溫馨提示 如果出現發熱癥狀應及時就診,按照醫師指導進行處理。 總之,要了解和關注體溫的各種情況,以保障身體健康。
2025-04-28 15:02:54 -
體溫計碎了怎么處理
體溫計碎了要及時清理玻璃碎片和被污染的表面,開窗通風,處理較小汞珠,避免用吸塵器清理,若接觸到汞需用清水沖洗并就醫,誤食需就醫并告知實情。 1.清理: 戴上橡膠手套,用紙巾或濕抹布將玻璃碎片撿起,放入密封袋中。 用濕抹布擦拭可能被污染的表面,如桌面、地面等。 處理完后,將密封袋和抹布放入垃圾桶內。 2.后續處理: 開窗通風,讓室內空氣流通,以減少汞蒸氣的濃度。 對于較小的汞珠,可以用膠帶將其粘起,放入密封袋中。 不要使用吸塵器清理汞珠,以免汞蒸氣被吸入吸塵器內。 如果皮膚接觸到汞,應立即用清水沖洗,并尋求醫療幫助。 如果誤食了汞,應立即就醫,并告知醫生實情。 需要注意的是,汞是一種有毒物質,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在處理體溫計碎了的情況時,一定要小心謹慎,避免接觸到汞。如果不小心接觸到了汞,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同時,如果家中有小孩或寵物,應將其隔離,以免發生意外。
2025-04-28 15:02:54 -
治療發燒小妙招有哪些
發燒時可冷敷、溫水擦浴、多喝水、注意休息、保持室內通風、飲食清淡。如癥狀持續較長或體溫較高,應及時就醫,特殊人群發燒需注意。 1.冷敷 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額頭或頸部,以降低頭部溫度,緩解不適。 2.溫水擦浴 用溫水擦拭身體,尤其是腋窩、肘窩、腹股溝等部位,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散熱。 3.多喝水 發燒會導致身體水分流失,多喝水可以補充水分,防止脫水。 4.注意休息 發燒時身體需要更多的能量來抵抗病毒或細菌,因此要保證充足的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5.保持室內通風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可以降低室內溫度,緩解不適。 6.飲食清淡 發燒時消化系統功能會下降,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發燒癥狀持續時間較長或體溫較高,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退燒藥或進行其他治療。同時,對于兒童、孕婦、老人等特殊人群,發燒時應更加注意,如有必要,應及時就醫。
2025-04-28 15:02:54 -
發燒了要不要蓋被子
發燒通常指的是發熱。關于發熱時是否要蓋被子,需依據具體情形來判定,若發熱處于體溫上升期,則要蓋被子,若處于體溫下降期或高熱期,則不要蓋被子。 發熱即病理性的體溫升高,其引發原因既有可能是感染性疾病,也有可能是非感染性疾病。按照發熱的嚴重程度劃分,依據口腔溫度,低熱為37.3℃至38℃,中度發熱為38.1℃至39℃,高熱為39.1℃至41℃,體溫高于41℃則屬于超高熱。而根據發熱的臨床過程,可分為體溫上升期、高熱期以及體溫下降期。當發熱處于體溫上升期時,會出現皮膚蒼白、怕冷、打寒戰等情況,此時可以通過蓋被子來緩解,所以這時候是需要蓋被子的;而要是正處于高熱期或體溫下降期,體內溫度維持在較高狀態,甚至還會有出汗現象,這時就不要蓋被子。 總結:發熱時是否蓋被子要根據體溫所處階段來決定,體溫上升期可蓋被子緩解不適,高熱期和體溫下降期則不宜蓋被子。要準確判斷發熱階段,以便采取恰當的措施。
2025-04-28 1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