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小兒癲癇,抽動癥,神經內系統疾病診治。
向 Ta 提問
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現為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神經科副主任醫師,具有10多年神經系統疾病及癲癇診治的臨床經驗,現為中國抗癲癇協會青年委員。 以第一作者發表核心期刊及SCI論文10余篇。參與編寫了《臨床腦電圖圖譜》及《癲癇:癲癇發作、綜合征和治療》,參與翻譯《貝勒醫學院神經科疑難病例討論》。
展開-
失眠是什么引起的
失眠可以由周圍環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藥物因素、疾病因素等多方面引起。 1、周圍環境因素 如睡眠環境噪音嘈雜、光線過于明亮或者床鋪軟硬度改變、枕頭高低改變等都有可能引起失眠。 2、精神心理因素 如生活或工作中發生突發事件,情緒波動較大或者產生心理創傷,或者生活壓力過大、學習工作中問題較多等也可以引起失眠。 3、藥物因素 服用某些容易導致興奮的藥物可能會造成入睡困難,引起失眠,如氨茶堿、地塞米松、利血平等。 4、疾病因素 如前列腺增生可導致男性夜尿增多進而引起失眠,十二指腸潰瘍常出現夜間空腹痛而影響睡眠,其他引起身體不適的疾病也都可以引起失眠。 引起失眠的因素比較多,除了上述原因,女性圍絕經期體內激素變化、過度勞累等也均可以引起失眠。容易失眠的患者建議避免飲用茶和咖啡,防止加重失眠。
2025-04-01 13:04:06 -
經常頭痛失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經常頭疼睡不著可能是睡眠不足、上呼吸道感染、頸椎病等原因導致的,建議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藥物治療。 1、睡眠不足 如果患者經常熬夜,大腦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會消耗較多的氧氣,影響頭部的代謝,出現疼痛感。建議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長時間熬夜。 2、上呼吸道感染 考慮是由于鼻腔黏膜充血、水腫,刺激到鼻神經,從而導致顱內壓增高,引起疼痛。建議患者在醫生指導下應用藥物治療,比如阿莫西林膠囊、布洛芬緩釋膠囊、阿司匹林腸溶片等。 3、頸椎病 當頸部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時,就會引起局部的動脈痙攣,使其神經因缺血而產生疼痛感。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應用藥物治療,比如甲鈷胺片、塞來昔布膠囊、洛索洛芬鈉分散片等。除以上常見原因外,還可能是高血壓等原因引起。同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需要遵醫囑應用藥物,避免擅自停藥。
2025-04-01 13:04:05 -
為什么孕晚期會失眠
孕晚期失眠可能和子宮增大、精神壓力過大、胎兒壓迫膀胱等有關。 1、子宮增大 孕晚期胎兒逐漸增大,會壓迫到腹腔,容易引起孕婦的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引起孕晚期出現失眠癥狀。孕晚期睡覺時可以在后背以及腿下放上靠墊,緩解后背、腿部或者腹部的不適癥狀,有助于改善睡眠。 2、精神壓力過大 伴隨著孕周的增長,孕晚期容易出現焦慮、緊張的情緒,而這些不良的情緒都會對孕婦的睡眠造成影響,嚴重時會出現失眠。建議晚上睡覺之前可以聽舒緩的音樂或喝一杯熱牛奶,能起到安神助眠的作用,幫助緩解失眠癥狀。 3、胎兒壓迫膀胱 孕晚期隨著胎兒的增大,容易壓迫到膀胱,導致孕婦出現尿頻,若晚上尿頻的癥狀加重,則會導致睡眠質量受到影響,容易出現失眠。孕晚期晚上睡覺之前盡量不要喝太多水或者利尿的食物,防止夜間尿量增多影響睡眠。
2025-04-01 13:04:05 -
早晨起床頭暈目眩惡心嘔吐是怎么回事
早晨起床出現頭暈目眩、惡心嘔吐的癥狀,常見于耳石癥、腦血管疾病、頸椎病等情況。 1.耳石癥 臨床上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平日里可無明顯異常癥狀,當體位突然變化如突然躺下或起身時,可導致耳內半規管結石發生位置變化而引發,常伴有眼球震動的癥狀,發生眩暈后靜止不動約半分鐘即可緩解,需經專業醫生進行耳石復位治療。 2.腦血管疾病 如腦血管梗塞、腦內占位性病變等,影響到了前庭神經核或與其聯絡的神經纖維等,多伴有耳鳴、耳聾等癥狀,白天活動時也可出現突然眩暈的癥狀,往往需要明確腦內具體病因,才能進行針對性治療。 3.頸椎病 往往是椎動脈受壓導致腦內缺血、缺氧而出現眩暈、惡心等癥狀,常使用頸椎牽引、改善微循環藥物或手術進行治療。 若患者頻繁出現頭暈目眩、惡心嘔吐的癥狀,則應及時前往醫院治療。
2025-04-01 13:04:05 -
早上起來手指麻木是怎么回事
早上起來手指麻木可能是由于睡姿不當、局部受涼、頸椎病等原因引起的,一般可采用日常調理等方式進行治療。 1.睡姿不當 早上起來手指麻木通常是由睡覺時姿勢不當引起的。如果患者長期處于某種不正確的睡覺姿勢,上肢神經受到壓迫,影響到血液循環,從而出現指尖發麻的癥狀。這種癥狀在患者改變姿勢,一段時間后,癥狀即可消失。 2.局部受涼 患者也會因肩部、手部等部位沒有做好保暖,在睡覺時局部受到寒氣侵襲、受涼,導致早上起來出現手指麻木的癥狀。患者在睡覺時應蓋好被子,做好保暖措施,可緩解癥狀。 3.頸椎病 若患者患有頸椎病,也會因頸椎曲度不當,使正中神經受到壓迫,出現手指麻木的癥狀。患者可以通過按摩頸部肌肉,伏案工作時保證脊柱直立,可改善癥狀。 若出現早上起來手指麻木的情況,應及時前往醫院檢查治療。
2025-04-01 13: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