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髖膝關節的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股骨頭壞死,髖臼發育不良,強直性脊柱炎累及髖關節,股骨頸骨折。
向 Ta 提問
-
骨痹病的癥狀
骨痹病的癥狀包括疼痛、僵硬、活動受限等。 1.疼痛 骨痹病患者常常會感到骨骼疼痛,疼痛性質可為酸痛、脹痛、刺痛等,疼痛部位可能局限于一處,也可能廣泛分布。 2.僵硬 患者的關節會出現僵硬感,活動后可稍緩解,但氣候變化或勞累后癥狀可加重。 3.活動受限 由于疼痛和僵硬,患者的關節活動范圍可能會減小,甚至出現畸形。 對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長時間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等,應定期進行體檢,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2025-04-01 20:02:47 -
先天性鎖骨假關節不治療會怎樣
先天性鎖骨假關節不治療可能會出現影響上肢功能、疼痛和畸形、影響心理健康等后果。 1.影響上肢功能 先天性鎖骨假關節會導致鎖骨發育異常,影響上肢的正常活動,如抬手、旋轉手臂等。 2.疼痛和畸形 隨著年齡的增長,假關節可能會出現疼痛和畸形,影響外觀。 3.影響心理健康 先天性鎖骨假關節可能會對患者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如自卑、焦慮等。 所以,如果有先天性鎖骨假關節,應及時就醫,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2025-04-01 20:02:46 -
腳崴后冰敷1次多長時間
一般建議每次冰敷15-20分鐘,每天約3-4次。 在崴腳后的72小時內,局部組織可能可伴隨腫脹和疼痛,這時冰敷可以收縮血管,減少出血和炎癥反應,從而緩解疼痛和腫脹。過長或過短的冰敷時間都可能影響效果。過短可能無法充分發揮冰敷的作用,過長則可能導致凍傷或其他不適。不同人的恢復速度和對冰敷的反應可能不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或血液循環較差的人,對冰敷的耐受性可能較低,應適當縮短冰敷時間或減少冰敷次數。
2025-04-01 20:02:46 -
髕骨脫位什么癥狀
髕骨脫位的癥狀主要包括疼痛、關節積液、關節不穩定、腫脹等。 1.疼痛 當發生髕骨脫位時,可能會感覺到膝關節前部的疼痛,這可能是由于關節內壓力急劇變化導致周圍軟組織損傷和炎癥反應所引發的。 2.關節積液 脫位還可能導致滑膜受損,從而引起關節積液,患者會感到關節脹滿。 3.關節不穩定 髕骨脫位會改變關節結構,導致關節穩定性下降,容易再次脫位。 4.腫脹 還可能由于脫位引起的創傷性反應而出現腫脹癥狀。
2025-04-01 20:02:45 -
什么是骨軟骨病
骨軟骨病是關節軟骨和骺軟骨的非炎性疾病。 骨軟骨病主要表現為關節軟骨和骺軟骨的軟骨內骨化障礙。這種疾病多發生于快速生長時間的骺中,常見于4-8個月齡的個體。 骨軟骨病有多種類型,如分離性骨軟骨病、肘突不閉合、尺骨冠狀突分裂以及骺生長板骨化遲滯等。患者可能會出現跛行、疼痛、活動障礙等癥狀,且病程發展緩慢。 一旦確診,骨軟骨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來緩解癥狀,并在必要時進行關節畸形的矯正。
2025-04-01 20: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