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栓塞的臨床表現
發生肺栓塞時,患者一般會出現咳嗽、喘息、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精神緊張、煩躁不安、瀕死感、咯血、暈厥的癥狀;同時肺栓塞患者也可能會伴有發熱、腿部疼痛、下肢水腫、皮膚濕冷、心率加快或不規律、出汗增多等癥狀。 針對肺栓塞患者,急性期內應立即采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華法林等溶栓、抗凝類的藥物治療。溶栓失敗的患者,可以做外科血栓清除術、經皮導管介入術等治療。
2025-04-01 10:41:24 -
降血壓的食物
臨床上尚未發現能夠直接降血壓的食物。 但是患者可以適當進食芹菜、黑木耳、海帶、紫菜、菠菜、黑棗、山芋等食物;還可以吃黃豆、綠豆、紅豆、黑豆、猴頭菇、香菇、平菇等食物。其中含有豐富的鉀元素,能夠起到輔助降低血壓的作用。 此外,患者還可以吃有利尿作用的食物,比如薏米仁、玉米須、紅豆等,也有助于控制血壓。 注意患者在平時要避免吃腌制、油膩、煎炸、辛辣、刺激的食物,飲食要清淡。
2025-04-01 10:41:23 -
心梗的前兆有哪些
心梗通常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現的前兆可能表現為疲勞乏力、胸部不適、呼吸急促、煩躁不安、心悸、心前區疼痛等。其中心前區疼痛常在清晨、活動時發生,一般持續時間較長,不容易緩解。 患者出現上述癥狀時可以選擇就醫進行心臟彩超、心電圖、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根據結果明確心臟組織具體情況。 患者平時要注意保持充分的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加重心臟負擔,不利于疾病的緩解。
2025-04-01 10:41:22 -
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會長好嗎
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有可能長好。 若患者的室間隔缺損較小,臨床癥狀不明顯,僅在檢查中發現,此時隨著身體發育,一般會在2歲之內逐漸恢復,能夠長好。若患者的室間隔缺損較大,病情較為嚴重,甚至出現氣促、呼吸困難、面色發紺等臨床癥狀,此時一般無法自行長好,應該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改善病情。室間隔缺損可通過心內直視手術、微創手術、介入封堵術等手術治療,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2025-04-01 10:41:21 -
新生兒室間隔缺損肌部常見嗎
室間隔缺損肌部一般是指肌部型室間隔缺損。新生兒肌部型室間隔缺損一般比較常見。 根據室間隔缺損部位不同,可以分為膜周型室間隔缺損、雙動脈下型室間隔缺損、肌部型室間隔缺損。其中肌部型室間隔缺損屬于較為常見的類型。在室間隔缺損面積大于5毫米時,通常需要通過手術的方式修補。 患兒在日常生活中需規律作息,保證睡眠充足。家長需合理喂養患兒。同時需注意保暖,防止患兒受涼。
2025-04-01 10: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