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個可怕的疾病,但是不幸的是,肺癌卻是所有癌癥疾病中死亡率高的一種。為了廣播癌癥知識,提高預防意識,我們特地在山東衛視養生節目中請來了山東中醫藥大學內科教研室教授陶凱醫師,下面請他給我們做詳細講解!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1、胸痛,大多數已發生胸內區域性播散的肺癌患者均有胸痛的癥狀。
2、呼吸困難、氣促,腫瘤壓迫大氣道或產生大量胸腔積液時,出現呼吸困難;
3、面、頸部水腫,若腫瘤侵及縱隔右側壓迫上腔靜脈,上腔靜脈回流受阻,引起面頸部及上肢前胸淤血和靜脈曲張;
4、聲音嘶啞,腫瘤直接侵犯喉返神經或轉移至縱膈淋巴結從而壓迫喉返神經,可導致聲音嘶啞。
5、體重下降,消瘦是晚期惡性腫瘤常見的癥狀之一。晚期患者,由于腫瘤毒素及消耗,合并感染、疼痛等所致的食欲下降,可引起消瘦或惡病質;
6、肺癌遠處轉移引起的癥狀,如骨轉移性疼痛,腦轉移引起頭痛、眩暈、一側肢體無力等。
晚期肺癌容易轉移的器官及部位
肺癌常見的轉移部位有:腦、骨骼、腎上腺、對側肺、肝臟。
治療綜述
肺癌主要有四大基本治療手段:手術、放療、化療及靶向治療。下面詳細介紹每一種治療方法,之后介紹不同期別及類型的治療原則。
手術
手術的目的是完整切除肺腫瘤及胸腔內鄰近的淋巴結。切除的腫瘤周邊必須帶有部分正常組織(稱為切緣)。陰性切緣是指病理醫生檢查切除的腫瘤組織,在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中未發現癌細胞。雙肺共有5個葉,左邊有2葉,右邊有3葉。肺葉切除是非小細胞肺癌有效的手術切除方式,即使腫瘤非常小。無論何種原因,如果無法行肺葉切除,外科醫生將楔形切除腫瘤組織,周圍也要帶有正常組織切緣。如果腫瘤與胸腔中部靠的太近,手術可能需要行全肺切除。術后恢復的時間取決于切除肺組織的大小及病人術前的健康狀況。
輔助治療
輔助治療是為了降低術后患者的復發風險而采取的治療措施。輔助治療包括放療和化療(未來可能還會包括靶向治療)。目的是盡可能的消滅體內可能殘存的癌細胞。輔助治療只可能降低復發風險,而不能阻止復發。
放療
放射治療是應用高能量X線或其他能量粒子來殺死腫瘤細胞。與手術一樣,廣泛轉移的患者不適合行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只能殺死處于放射線束路徑上的腫瘤細胞,但也能殺死處于該路徑上的正常組織細胞,因此,如果射野累及身體區域過大,不能應用放療。
化療
化療是應用藥物殺死腫瘤細胞。系統性化療通過血流定位至全身的癌細胞。化療是腫瘤內科醫生來執行的。研究證明化療對于大多數期別的患者均能夠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山東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陶凱
男,主任醫師、教授,肺病科主任,大學本科學歷,從事中醫藥工作42年,山東中醫藥大學內科教研室教授。七十年代初在山東省中醫院藥劑科從事中藥配方工作八年,不僅掌握了中草藥材識別,還掌握了省中醫院1958年建院以來臨床常用協定處方及自制劑處方。八十年代后在急癥室工作多年掌握了常見內科急癥中西醫處理方法。期間曾跟隨王永炎院士、陸永昌老先生參加治療腦血管疾病全國協作臨床研究,掌握了中醫藥臨床研究的方法和思路。自一九八八年在呼吸內科臨床工作至今。
在臨床上采用中藥、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對肺間質纖維化、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肺心病、遷延性肺炎、肺癌、肺結節病、氣胸、肺囊腫、支氣管擴張及其他呼吸系統疑難雜癥等疾病的
治療,取得較好的療效。多次接受省、市電視臺、電臺采訪,山東僑報、齊魯晚報、山東中醫藥學報多次報道。多次去北京、南京、及經常去省內、市內醫院會診,解決臨床疑難問題。在省內乃至全國有較高知名度。
在四十余年中醫藥臨床實踐中摸索了一套中西醫結合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有效的方案,以中醫“天人合一,整體觀念”為指導,博采眾方,繼承祖國醫學精華,同時不斷學習現代醫學新進展新概念新方法,努力使祖國醫學在科學飛速發展的今天展示其博大精深的本來面目,發揮其臨床醫學重要作用。2004年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863國家重點科研課題(肺癆片的研制)。用中醫藥治療8000余例肺間質疾病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居國內領先水平。
研制新藥“肺通”,2002年獲國家藥監局批準,由北京西苑醫院牽頭,天津中醫二附院、河北省立醫院、山東齊魯醫院、濟南市中心醫院進行臨床研究,為我國治療肺纖維化的第一個進行臨床研究的中藥新藥。認為中醫藥治療的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延長其生存期,對支氣管哮喘進行中藥階梯性治療配合吸入激素制劑使激素依賴型患者停用激素。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進行緩解期的中藥治療使其肺功能得到顯著改善,提高了生活質量,得到全國同行認可。每年收治來自大量全國各地患者及國外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