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對著電腦,久坐辦公室的人,會發生頸肩痛,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們該用什么樣的療法來應對頸肩痛呢?下面我們就有請北京市東城區華佗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副校長張秀勤教授給我們做個解答!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張秀勤
教授,是中國中醫研究院華佗學校教授兼副校長,北京市東城區華佗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副校長。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刮痧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國際健康美容行業發展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勞動部“保健刮痧師”職業技能標準審定專家和標準教材編委。
張秀勤簡介:職業醫師,健管家。全息刮痧及全息經絡刮痧美容健康法創立者,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副會長、首席刮痧專家,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首席專家,國家勞動部保健刮痧師職業技能定標專家及教材編委,中國國際健康美容行業發展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市東城區華佗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教授、副校長,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等多家電視臺欄目主講專家,被譽為“中國美容保健刮痧第一人”。
頸肩痛
推拿療法
此法主要由術者做4 個拿摩動作:
(1)病人端坐,術者站在病人背后,一手置于病人的病肩上,另一手的手掌置于病人的同側肘下;當患者手臂外展向上時,置于病肩上的手用力下壓,以阻止胸廓肩胛骨的運動,置于時下的手用力向上推,使病人的手臂盡量往上伸展,如此反復進行20 次。
(2)術者面對端坐的病人,一手手掌置于病人病側肘下,另一手握住病人病側手腕,將其上肢向外作環形轉動,如此反復轉動20 次。
(3)病人背靠墻站立,并將兩手放于自己的頭后,術者面對病人握住其正常一側的肘部,使之靠墻(主要防止病人扭轉身子),另一只手握住病人的病側肘部順勢向墻壁用力下壓,如此反復動作20 次。
(4)令病人保持第三個手法的位置,將健側手臂伸直過頭靠墻,由術者用手抓住病人患肢的肘關節部,順勢用力朝墻壁推壓,如此反復動作20 次。
以上4 個推拿動作共80 次。如病人可忍,應循序漸進,每個動作逐漸增至每次做30 下甚至40 下,每天1 次,14 次為一療程,一般可痊愈。此法對肩周炎、肩下峰滑囊炎、頸肩綜合征等療效顯著。
驗方療法
對肩臂痛、別(蹩)筋痛、肩周炎等風濕性痛,可用下方治之:
(1)片姜黃6 克,研末水煎服。
(2)嫩桑枝30 克,切碎,用3 碗水煎至2 碗水連服。
(3)威靈仙5 克,防己6 克,甘草3 克、研末水煎服。
(4)秦艽6 克,羌活3 克,紅花5 克,絲瓜絡10 厘米,水煎服。
(5)老生姜500 克,蔥子250 克,醪糟(即酒釀、江米酒)200 克,搗爛后,炒熱敷痛處,冷后加熱再敷,對肩、臂痛有效。
針刺療法
可根據病情選中渚、肩、昆侖、后溪、肩貞、肩外俞、手三里、曲池、肩等穴。每日1 次,用中、強手法,至病愈止。
拔火罐療法
可在痛點(阿是穴)、肩、肩、肩貞、肩外俞等穴位拔罐治療,每日1 次,12 日為一療程,或治愈為止。
頸部腫塊是頸部常出現的疾病之一,國外學者Skondalakis對頸部腫塊的診斷總結出一條“80%規律”:
1、 對于非甲狀腺的頸部腫塊,有大約20%屬于炎癥、先天性疾病;而其余80%屬于真性腫瘤。
2、 對于屬于真性腫瘤的病人中,又有大約20%屬于良性腫瘤,80%為惡性來源;同時與性別有關,女性約占20%,男性占80%。
3、 在頸部惡性腫瘤中,有20%為頸部原發,而絕大多數為來源于全身其它部位惡性腫瘤的轉移灶(占80%)。
4、 頸部的轉移灶有80%來源于頭面部,20%來源于人體軀干部位。必須引起重視的是頸部所有的轉移癌中仍有約20%的患者盡管進行了臨床、影像學、細胞學及實驗室檢查,終甚至至死仍未找到原發病灶,稱為隱匿性原發癌。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山東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