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進行食療的佳時機,冬天我們的胃口都是非常的好的,所以要吃點好的東西。而且冬季也要積極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那么冬季究竟應該如何養腎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柳紅芳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冬季如何養腎
時機要選準
養腎的時機一定要把握好。
冬至日是農歷冬季3個月氣候轉折的分界線。
冬至后自然界的陰氣開始消退,陽氣逐漸回升,使冬季的閉藏轉向活潑的生機。
往往在這個時候我們身體的吸收率是非常的高的。
較易積蓄并發揮功效,是體虛病人補養腎臟、延年益壽的好時機,故有“冬季進補,開春打虎”之譽。
食補宜辨證
對于養腎防寒來說,飲食調攝也很重要。冬天宜選食如羊肉、狗肉、雀肉等溫腎壯陽、產熱量高的食物,這對素體虛寒者尤其有益。
還可進食一些具有補腎益腎功能的食品,如核桃、板栗、桂圓等。黑色食品能入腎強腎,亦宜擇食,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烏骨雞之類。
冬季時候多吃一點溫性的粥,對我們的身體非常有好處。
若將上述食品置入粥中煮食,既可祛寒,又可補養,還能療疾。
由于各人的體質不同、年齡有別,在食補中也有宜有忌,應靈活掌握。
如腎陽虧虛者,在飲食中以溫補腎陽為宜,可選食羊肉、狗肉等,羊肉、狗肉性溫熱,具有溫補腎陽的效用;對于偏于腎陰精不足之人,食補宜以鴨肉、鵝肉為主。
我國明代醫家張景岳有句名言:“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對于腎之陰精漸衰的中老年人,冬天可配食鱉、龜、枸杞、山藥、木耳等護陰之品。
冬令飲食不可過咸,因咸味入腎,會致腎水更寒,有擾心陽。另切忌寒涼食品,以免“雪上加霜”,折傷元陽。對于老年體弱者,亦好食補,故常有“藥補不如食補”之說。
藥補遵醫囑
藥補補腎須以中醫“虛則補之”為原則,一般多適宜于各種腎虛之證,如先天不足、后天失調、久病體虛、年老體衰、婦女產后、外科手術后病人及各種慢性疾病患者等出現腎氣、腎精、腎陰、腎陽的失調。
具體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相關補益藥物,不可擅自作主,自行服藥。因為醫生具備一定的中醫專業知識和辨證技能,對病人的病情用藥有一定的經驗,避免自行用藥出現藥不對證的現象。
防寒、運動很重要
防寒也是為了更好地保養腎氣。進入冬季以后,“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是養生的重要方面。意思是說人們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早睡晚起。
早睡以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起床時間好在太陽出來以后,這時人體陽氣迅速上升,此時起床,則頭腦清醒,機智靈敏。
但上班族“晚起”可能很困難,這就要盡量做到“早睡”,不熬夜。生活規律,心情相對平靜。這樣,就會使身心得到恢復和調理。
冬日切忌緊閉門窗,室溫不宜過高或過低。這是因為室溫過低易傷人體元陽,過高則室內、外溫差大,外出活動很容易外感。所以室溫保持在18℃~22℃為好。
冬天多開展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這不但能增強免疫力、抗病力,還因腎主納氣,可幫助肺氣呼吸,預防多種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腎與膀胱一臟一腑,互為表里,膀胱經脈行于背部,寒邪入侵,首當其沖,故冬天應注意背部保暖,穿件棉背心或毛背心,以保腎陽。
古人認為,腎者主蟄,為封藏之本,因此,冬天切忌房事過度,工作、運動不可出汗過多,防止腎之陰精虧損、陽氣耗散。
本期嘉賓介紹
柳紅芳
女,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 解放軍301醫院內分泌科臨床博士后。現兼任中華中西醫雜志常務編委,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糖尿病分會理事,北京廣播電臺“糖尿病專家講壇”顧問。
預約掛號,預約手術和預約住院可以咨詢中華名醫匯網。提供廣州和北京三甲醫院的醫療預約顧問服務。
“糖絡并治肥胖型2型糖尿病前期、早期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獲得中華醫學會中醫藥分會科技進步一等獎。“n-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高脂誘導胰島素抵抗大鼠肝臟和骨骼肌胰島素受體及葡萄糖轉運蛋白4的作用” 獲中國糖尿病雜志優秀論文獎。 “加味大柴胡顆粒對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臨床和實驗研究” 獲優秀博士論文獎 。2006年獲得東直門醫院技術比武一等獎及東直門醫院“十甲”醫師稱號。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