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和大家介紹了楊式太極八法中的“捋”,下面小編在此基礎上再和大家講講楊式太極拳中的“擠”,希望大家借此對楊式太極拳八法有進一步的認識,并能在實踐中得到提高和學習,同時關于太極拳的勁法練習可以更上一層樓。
顧名思義,擠勁就是一種直接作用于對方的力量。
拳里擠式很多,如第二式的攬雀尾中第二動為右打擠,第四動左打擠。
右打擠,右掌為實手,左掌為虛手,右掌掌心對左虛腕脈門用意通過左虛腕打對方的胸背。左打擠,左掌為實右掌為虛,左掌掌心對右虛腕的脈門用意,通過右虛腕,打在對方的胸背。
由此可見,擠勁的運用也是非常廣泛。
在揉手較技中,初學者還不習慣運用虛實,陰陽變化,不管單手還是雙掌,接觸到對方肢體,不講內功,不是用意,而用力生推硬搡。
這種動作也屬于擠勁范疇之內的技藝。從太極拳習練解,太極拳套路均以弧線運動,沒有直線和橫線,也忌走直線。
太極拳技擊也忌直來直去直線推向對方。此動作屬于危險動作,以直勁攻擊對方,對方如果不俱備太極內功,硬碰硬,對方向左右轉動上身,極可化掉來勢轉危為安,雙方打一個平手。
所以說,太極拳技擊中一定要注意招式的靈活運用,切忌單一的攻擊方式。
在直來直去的推手中,陳鑫大師在36病手中,在第十八位推字被列為病手。
聰明的太極拳習練者,或資深拳家不會去以直勁攻擊對方。
如果被攻擊方身上有內功,九大關節松,且節節貫串,你攻擊對方身上,對方周身松空,又似彈簧,你打出直勁結果會“如球碰碰還”,沒有別的出路。
初學揉手者不要上場就跟人家試手,除了失敗沒有別的出路。
那么經常推,日久會不會提高技藝呢?不會。
如何提高揉手技藝呢?一練拳二練拳三仍然去循規蹈矩練拳。
有的朋友不練拳喜好推手,這是“全民健身計劃”,找幾位志同道合者,經常推手也有益健康,這是另一種形式的推手,與太極陰陽變化中的內功揉手不是一回事。
太極八法是不是僅為掤、捋、擠、按、揉、挒、肘、靠?只此八法又如何演示出八八六十四手呢?
京城楊式太極拳家汪永泉大師對太極八法的運用有獨到的驚人之處。他在教授我們推手時,每化解一次來手威脅時,要耐心解釋,每一種不是單獨運用的,如果使用不當,在對方威脅下難以解困。
太極較技變化多端,雖然太極拳打法厲害出手見輸贏,但技藝多變也是技擊者在八法運用中也應隨機應變,要有實戰的應變能力。
拳式中的擠,右掌打擠,左臂虛,左掌打擠右臂虛,如果打擠左右掌同時有力,這是忌的敗著,此為雙重。
在打擠時,直去的效果不佳,如果右掌打擠,在擠中向右10~15o向對方左肩的方向攻擊,對方就不舒服,這是擠中有采,請在實戰或訓練中研習。
太極揉手技擊,內功修為是第一位的,肢體僅僅靈活不是太極拳人追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