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式太極拳的另一特點是考慮到左右動作的均衡性。如起勢動作為右攬雀尾,收勢動作為左攬雀尾,這在傳統太極拳套路中一般是沒有的。
從整體上而言,四十二式太極拳內容充實,動作規范,結構嚴謹,布局合理,動作數量、組別和時問都符合競賽規則的要求,這在歷次國內外的太極拳比賽中都被證實。
值得一提的是,四十二式太極拳比較適合有一定太極拳基礎的人練習。
四十二式太極拳拳式的勁力
國際競賽套路四十二式太極拳,以其獨特的風格特色及其科學性、傳統性、健身性,而受到廣大太極拳愛好者的喜愛,順理成章地成為普及性的健身項目。
然而,一些愛好者因甚少了解其動作內涵,不免在習練中存在一些隨意性,致使動作規格失準,勁力表現渙散。這不僅不利于四十二式太極拳的規范普及,同時在健身作用上也造成一些損失。
據此,筆者試以粗淺認識冒昧述說其拳式勁力,懇請拳家補拙指正。
起式 由預備式到起式,即為靜極生動,動則陰陽兩分,即分陰陽,而勁意生焉。起式首用采勁。
采,必以沉肩墜肘,由舒腕到坐腕,即由到采。所謂“采在十指”,從健身角度理解,其勁意應通透于手指指端,此即起勢勁力之所在。
攬雀尾 攬雀尾包含十三式之四勁。即“、捋、擠、按”,歌訣曰:“在前臂,捋在掌中,擠在手背,按在腰攻”。
可見、捋、擠、按四勁均在手臂一端。即是說,四勁任何一勁必從腳下而起,以腰為主宰,使其節節貫串往前上送勁于手背。同時每一勁別又以定式為顯,要做到身軀挺拔,兩臂相爭,外柔內實。
左單鞭 單鞭含有鞭打之意,其關鍵在于兩肩不可過分外張或內扣,兩肩要松,兩臂要圓,以撐勁和開勁形成環抱之勢,其內勁通于勾頂及前掌根。
提手 其勁在兩肘相合,兩手提送,須沉肩墜肘,使其勁貫指梢。
白鶴亮翅 其勁在上提下按,其間可作如下想象:上提有將風箏放飛之意,下按則有牽摯風箏之意,做到上頂下沉,開中寓合。
摟膝拗步 此式由摟手領勁,推手相隨,攻防兼備,推至終點時必以“三沉”(沉肩、沉肘、沉腕)為形,意在食指對準鼻端,守護中線,坐腕舒指,掌心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