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癥
一、癥狀
⑴疑病先占觀念。患者堅持認為自己患有一種或者幾種嚴重的軀體疾病。患者圍繞自己所擔心或相信自己所患的疾病,過分關注自己的軀體感受。但并未達到荒謬、妄想的程度。
⑵不適的軀體主訴。在疑病觀念的支配下,患者對通常出現的生理現象和異常感覺做出疑病性解釋,并表現出相應的軀體癥狀。主訴或癥狀可只限于某一部位、器官或系統,也可涉及全身。不同患者的癥狀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的患者癥狀非常具體,描述的癥狀鮮明、逼真,表現為定位清楚的病感。也有的患者具有定位不清的病感,性質模糊,難以言表,只知道自己體虛有病,狀態不佳。有的患者存有對身體變形的疑慮或先占觀念,認為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鼻子、臉、眼睛或女性胸部等)是畸形或丑陋的。患者因此到處反復求醫,做各種醫學檢查或者手術。盡管各種檢查結果陰性,不同醫生的解釋和保證均不能打消其疑慮。輾轉于綜合醫院各科就診,患者與醫生之間很容易出現矛盾沖突。
⑶心理痛苦或社會功能障礙。患者常伴有焦慮或抑郁癥狀。患者對擔心軀體疾病的煩惱程度與其實際健康狀況很不相稱。患者由于疑病癥狀導致的社會功能受損變化很大。疼痛也是本病最常見的癥狀,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主訴疼痛,常見部位為頭部、腰部和胸部,有時感覺全身疼痛。其次是軀體癥狀,可涉及許多不同的器官,表現多樣,如感到惡心、吞咽困難、反酸、脹氣、心悸。
二、診斷
1.符合神經癥的診斷標準。
2.以疑病癥狀為主要臨床象,表現為下述的至少一項:
1)對身體健康或疾病過分擔心,其嚴重程序與實際健康情況很不相稱。
2)對通常出現的生理現象和異常感覺作出疑病性解釋。
3)牢固的疑病觀念,缺乏充分根據,但不是妄想。
3.反復就醫或反復要求醫學檢查,但檢查結果陰性或醫生的合理解釋不能打消顧慮。
4.排除強迫癥,抑郁癥,偏執性精神病等診斷,疑病癥狀不只限于驚恐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