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官能癥
神經官能癥簡介
神經官能癥又稱神經癥、精神癥,是一組非精神病功能性障礙。其共同特征是:是一組心因性障礙,人格因素、心理社會因素是致病主要因素,但非應激障礙,是一組機能障礙,障礙性質屬功能性非器質性;具有精神和軀體兩方面癥狀;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質基礎但非人格障礙;各亞型有其特征性的臨床相;神經癥是可逆的,外因壓力大時加重,反之癥狀減輕或消失;社會功能相對良好,自制力充分。 神經癥是常見病,患病率相當高。WHO根據各國和調查資料推算:人口中的5%~8%有神經癥或人格障礙,是重性精神病的5倍。西方國家的患病率10permil;~20permil;,我國為13permil;~22permil;。神經癥也是門診中最常見疾病之一。
神經官能癥基本知識
是否屬于醫保:醫保疾病。
別名:神經癥,精神神經癥。
發病部位:心理。
傳染性:無傳染性。
多發人群:所有人群。
相關癥狀:職業神經癥、焦慮、內向性思維、疲勞、驚恐發作。
并發疾病:便秘、陽痿、月經不調、卵巢炎、神經衰弱。
神經官能癥診療知識
就診科室:精神病科、內科。
治療費用: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3000 —— 8000元)。
治愈率:90%。
治療周期:1-3個月。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
相關檢查:EEG 顱腦CT檢查、核磁共振成像(MRI)、心臟血管超聲檢查、神經系統檢查。
常用藥品:谷維素片、解郁安神顆粒、解郁安神膠囊。
神經官能癥去醫院必看
最佳就診時間:無特殊,盡快就診。
就診時長:初診預留1天,復診每次預留半天。
復診頻率/診療周期:門診治療:每周復診至逐步拉長復診周期。焦慮消失后,不適隨診。嚴重者需入院治療待精神正常后轉門診治療。
就診前準備:無特殊要求,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