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堅持練10遍左右,兩個月即可將套路練熟。這時要進一步考慮動作要求, 從頭至足,一招一勢進行糾正。
在動作速度上盡量放慢,以利于揣摩思考動作的正確與否。每天堅持10遍拳,再練習一個時期,就可以通過這一階段而進入第二階段了。
(二)調整身法 周身放松
所謂“身法”,是指練拳時對周身各部位要求的原則。要調整身法,首先必須在放松上下功夫。為了使骨節松開,伸筋拔骨,可選練些動作,如“金剛搗碓”、“掩手肱拳”、“擺腳跌叉”等,但要盡量放松,不要用拙力。
這一階段練習出現的主要毛病是立身不正,橫氣填胸,挑肩架肘等,產生這些毛病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對“放松”這個含意理解不夠;
二是腿的支撐力不足,難以放松。
《拳論》說:“身必以端正為本。以周身自然為妙。”也就是說套路架式的練習,身法上要以立身中正為根本。
所說的“端正”,也有兩種含意:
一是指軀干四肢及頭的位置中正,即身體不偏不倚之意;
另一種是身體在歪斜情況下,保持相對平衡,如開步時的上引下進動作。
所謂“放松”就是說在腿的支撐下,全身各部自然協調地松下,氣沉丹田。初學時由于對這些問題沒有理解和注意,加上功力淺薄,所以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上述毛病。
可通過增加練拳遍數放低身法,加大運動量,并且做一些單腿或雙腿下蹲運動及站樁功來克服上述毛病。
同時注意松胯、曲膝、圓襠,保持立身中正。隨著腿部力量的增長,身法的放松,可使胸部、背部,肋部及膈肌自然下沉,體內的氣機升降協調,呼吸自然,肺活量增強,其毛病就會消除。
這一階段練習,需有3至4個月時間。屆時,身法已得到調整,姿勢已基本正確, 并且隨著練習質量的提高,已有內氣活動的感覺。
(三)疏通經絡 引動內氣
經絡遍布周身,內聯臟腑,外系肌表,從而溝通人體上下表里,是調節機體和內氣運行的通道。“氣”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是極其微小的物質微粒,很難直觀察覺,只能通過人的感覺器官,根據事物的各種變化而體現它的存在。
人體的氣,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稟賦于先天父母之精氣,二是飲食物化生的水谷之精氣,以及存在于人體內的精氣,通過脾、肺、腎三臟的生理功能綜合作用而生成。
《拳論》說:“氣者,生之本,經者,氣之路,經不通則氣不行。”又說:“以吾本身自有之元氣,運行吾身”,“以氣運形, 一氣貫通”。說明氣是本身固有的本元物質,只有在經絡暢通無阻的情況下,才能引動與鼓蕩,達到一氣貫通,從而產生防病健身和技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