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的癥狀有很多,比如胸悶、胸疼等,所以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很難準確診斷是心絞痛,可能是其他心臟疾病。所以在準確確診時,需要做多項檢查,比如心臟X線檢查、心電圖檢查、心電負荷試驗、動態心電圖、放射性核素檢查等,通過多項檢查才能確診,進行對癥治療。
1、心臟X線檢查
此項檢查可無異常發現,如已伴發缺血性心肌病可見心影增大、肺充血等。
2、心電圖檢查
是發現心肌缺血、診斷心絞痛最常用的檢查方法。
⑴靜息時心電圖:約半數患者在正常范圍,也可能有陳舊性心肌梗死的改變或非特異性ST段和T波異常,有時出現心律失常。
⑵心絞痛發作時心電圖:絕大多數患者可出現暫時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移位,常見反映心內膜下心肌缺血的ST段壓低(≥0.1mV),發作緩解后恢復。有時出現T波倒置,T波改變雖然對反映心肌缺血的特異性不如ST段,但如與平時心電圖比較有明顯差別,也有助于診斷。
3、心電負荷試驗
該試驗已廣泛應用于靜息時或心絞痛發作時無心電圖變化的非典型心絞痛的診斷。其運動試驗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為雙倍二級梯運動試驗,另—種為活動平板或踏車試驗。運動時當出現步態不穩、室性心動過速或血壓下降時應停止運動。不穩定型心絞痛、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或急性發熱性疾病者禁止進行運動試驗。
4、動態心電圖
動態心電圖可連續24—72小時記錄用者心電圖并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缺血性sT—T改變,安全性好,尤其是適于檢出短暫性心律失常。但對5T—T改變的描記準確性較差,反映缺血部位也有一定局限性。
5、放射性核素檢查
心肌灌注顯像,可直觀地顯示心肌缺血的位置、范圍和性質(是否可逆),對冠心病的診斷有重要價值。
6、冠狀動脈造影
可發現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狹窄性病變及其部位、范圍和程度,并能估計狹窄處遠端的管腔情況。
7、二維超聲心動圖
可探測到缺血區心室壁的運動異常,心肌超聲造影可了解心肌血流灌注。
8、其他檢查
多排探測器螺旋X線計算機斷層顯像冠狀動脈三維重建、磁共振冠狀動脈造影等已用于冠狀動脈病變的診斷。冠狀動脈內超聲顯像、血管鏡檢查以及多普勒檢查(多普勒檢查【譯】:多普勒檢查就是超聲波檢查,因為這是多普勒效應目前最廣泛的應用。它簡稱D型超聲診斷儀。這類診斷儀是利用多普勒效應原理,對運動的臟器和血流進行檢測的儀器。按超聲源在時域的工作狀態,可以將多普勒系統分為連續和脈沖波多普勒)有助于指導冠心病介入治療時采取更恰當的治療措施。
溫馨提示:在確診心絞痛時,建議患者結合下自身的情況綜合下,在治療上患者如果沒有明顯的不適,可以不用服藥治療,如果癥狀明顯,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些,營養心肌,保護心臟的藥物治療,家中自備些應急藥物硝酸甘油,在出現心絞痛癥狀時口服,平時注意低鹽低脂清淡飲食,適當的鍛煉,合理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緒的過度波動,病情變化及時隨診。
【參考文獻:《心絞痛》《冠心病心絞痛》《擺脫心絞痛》】